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时至今日,中国以其包容的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呈现出绚丽绽放的文化多元性。可以说,清朝为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奠定了坚实的根基,给华夏儿女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厚礼。清朝多元文化的特点,也在历史学家孜孜不倦的探寻中得到多面的印证。《乾隆十二时辰》● 带有温度的“一日信史”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吴十洲教授《乾隆十二时辰》一书,从社会史、宫廷史的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一日信史”。该书撷选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日的历史片段,通过对清宫档案的钩沉爬梳,为读者呈现一位满洲皇帝生活中的多元文化。其一,充分取材一手档案。史学的任务之一便是整理碎片,使其条理化,资料来源决定了史学论说的可知性与可信性。吴十洲教授钻研宫廷史多年,对于清宫档案的运用得心应手,在资料上尽量规避官书择材而述、反复修订等弊端给内容带来的不确定性,充分利用“宫中档”“内务府档”等一手清宫档案,在史料上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其二,“以人为本”还原历史。古往今来,存世文献偏向记录官方及社会精英的政治活动,而普通人的个体行为大多淹没于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乾隆十二时辰》将视角集中于起居、饮食、宗教、政务活动、闲暇娱乐等日常场景,努力关注人文视野下的人性,刻画人物的喜悲、愁苦与得失,这更便于读者理解、靠近和共情。在学术和生活阅历的双重积累下,作者降低了刻板政治人物的书写而着力于对鲜活又带着烟火气的“人性”的探索,这无疑是成功的。● “满洲元素”:多元之下的身份表达 ●乾隆帝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一生大部分的时光在京城度过,可谓“北京土著”。然而作为爱新觉罗氏,在他内心深处从未忘记遥远白山黑水间的故乡和满洲人的身份。《乾隆十二时辰》在一天的历史场景中,向读者传递了乾隆帝如何在多元文化中表达“满洲元素”。
《乾隆十二时辰》
● 带有温度的“一日信史” ●
● “满洲元素”:多元之下的身份表达 ●
● “一体多元”:开放和谐的统治理念 ●
● 结语 ●
【题词+签名+钤印本 】乾隆十二时辰(题词随机)
中奖名单公布
恭喜捧着空花盆的小女孩、刘瑞朋、蛋卷、抱一、绿野、查莉、如意的湛蓝在《〈2022中国诗词大会〉今晚开播,来做一套题热热身吧!| 福利》活动中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图书一套。请以上七位朋友私信中华书局1912公众号后台,并发来您的姓名、手机号和收货地址。我们将尽快为您寄出奖品。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