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上海聚珍近两年陆续推出了“中华经典通识”系列经典普及丛书,邀请一流的学者大家撰写,引导大众了解传统经典。春节期间,兹选其中与中学、大学教学相关的几部通识著作中的章节,以飨读者。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诗》《骚》传统,经历汉魏六朝长期的浇灌、培植,终于在大唐盛世里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不仅是“一代之奇”,更使吾中华赢得“诗国”的美誉。
隋唐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对峙的局面,实现了政权的统一,历史进入新的辉煌时期。统一的政权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弥合南北之间的裂痕,真正做到了南北统一,天下一家。调和南北、天堑变通途以后,南北文化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得以发挥出来,相济为用。魏徵《隋书·文学传序》曾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唐朝文化的繁盛正是建立在南北文化各去所短,合其两长,江山一统的宏大格局上的。
唐朝开国后的130余年,国势强盛,经济富庶,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贞观年间,天下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马牛被野,民物蕃息,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年间,据杜甫回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忆昔》),“开元盛世”,绝非虚美。大唐盛世是唐诗繁荣的社会基础,是唐诗大花园的沃壤。
唐朝(618—907)290年的诗歌史,过去一般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大致来说,唐高祖即位后的100年为初唐,似朝阳初升,冉冉而起;玄宗的开元、天宝约50年为盛唐,如日中天,大放光芒;从肃宗到穆宗的60年为中唐,日光偏西,熠熠有辉;最后80年为晚唐,落霞余照,彩虹满天。其中的盛唐,虽然时间略短,但就创作成就而言,不仅是唐诗的高峰,而且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人们谈唐诗风貌,一般都是以盛唐为主。《唐诗三百首》也是“标举盛唐”的诗歌选本。盛唐诗歌的精神风貌,严羽概括为“盛唐气象”,它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