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江南古镇,看着昔日琳琅店铺的遗踪和园林庭院的旧址,人们免不了产生“凤去楼空江自流”的思古幽情。但今日的古镇依然繁华,既没有“吴宫花草埋幽径”的凄凉,给人的也不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无奈,眼前的小桥流水和游人如织,犹如一幅融通古今的水墨画卷,牵起时空两头的历史世界。如今的江南古镇都是明清时期充满活力的经济中心,是热闹非凡的“地方小城市”,樊树志教授在其新著《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中,详细还原了江南市镇昔日的繁盛,勾勒呈现了其曾经辉煌的“早期城市化”。
《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
全球化贸易与江南市镇
在国际贸易的刺激下,江南市镇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又反过来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本书对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江南地区,即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五府的四十多个典型市镇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勾勒出其逐渐城市化的演变轨迹,不仅系统展现了江南市镇的分布格局、经济结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尚,而且对这些市镇曾经引领时代潮流、带动传统社会变革及至城市化的原因作了深入解析。
1.透过如今小桥流水的恬静表面,江南市镇研究权威樊树志教授带领我们抵达历史现场,让我们对明清以来曾经引领时代城市化潮流、推动传统社会变革的江南市镇有了全新认识,并让我们在深入了解这些市镇过去的同时,明白现代中国何以如此,以及未来将会走向何方。2.本书以大量经济数据作为支撑,分门别类地讲述丝绸业、棉布业等各种类型的市镇,同时在在不忘这些市镇深厚的文化积淀。那流传一脉的文风鼎盛,也是作者着意强调的江南特质。3.本书还专辟一章,精选在早期城市化进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盛泽、南翔、罗店、朱家角、双林、南浔、乌青、濮院等八个江南市镇作个案分析,力避“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之弊,点面结合,形成全面立体的讲述构架。4.本书是一本上佳的江南古镇导览手册,也是一部专业人士可以随时翻检的江南市镇参考文献。5.书中除了随文图,还精选多幅当代摄影名家的江南古镇题材摄影作品和珍贵历史图片制作成彩色图版附于书后,读者可从中一窥江南古镇的古今变迁之迹。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