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①,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曰:“与仲父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其故何也?”管仲曰:“国必有圣人也。”桓公曰:“譆!日之役者,有执蹠而上视者②,意者其是邪!”乃令复役,无得相代。少顷,东郭牙至。管仲曰:“此必是已。”乃令宾者延之而上,分级而立。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艴然充盈、手足矜者③,此兵革之色也。君呿而不唫④,所言者‘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者莒也。臣窃以虑诸侯之不服者,其惟莒乎!故臣言之。”①莒(jǔ):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战国初期为楚所灭,后属齐。在今山东莒县一带。②蹠(zhí):当指可以用足踏的耒。蹠,蹈,踏。,字书无考,疑为“枱”(sì)之异文。枱,古代翻土农具上的木柄。③艴(bó)然:恼怒的样子。矜:奋,挥动。④呿(qù):张口。唫(jìn):闭口。齐桓公与管仲谋划攻打莒国,谋划的事尚未公布就被国人知道了。桓公感到很奇怪,说:“与仲父谋划攻打莒国,谋划的事尚未公布就被国人知道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管仲说:“国内一定有聪明睿智的人。”桓公说:“嘻! 那天服役的人中有拿着耒向上张望的,我料想大概就是这个人吧!”于是就命令那天服役的人再来服役,不得替代。过了一会儿,东郭牙来了。管仲说:“这一定是那个把消息传播出去的人了!”于是就派礼宾官员领他上来。管仲和他分宾主在左右台阶上站定,管仲说:“传播攻打莒国消息的是你吧?”东郭牙回答说:“是的。”管仲说:“我没有说过攻打莒国的话,你根据什么揣测出来的?”东郭牙回答说:“那天我望见您在台上怒气冲冲、手足挥动,这就是要用兵打仗的神色。您的嘴张开了,没有闭上,这表明您所说的是‘莒’。您举起胳膊指点,被指的正是莒国。我私下考虑,诸侯当中不肯归服齐国的,大概只有莒国了吧!因此我就传播了攻打莒国的消息。”——选自《吕氏春秋·重言》(三全本),有删节
吕氏春秋(上下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