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司马迁
《整齐世传——前四史人物列传编纂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曲柄睿 著
978-7-101-16001-7
16开 平装
9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在汉宋间政治、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视域下,考察前四史人物列传编纂范式的形成;藉由人物列传编纂范式的延续与变革,讨论史家意图的流转变化;关照列传编纂范式限定下的史传与其他文献的互动与整合。通过列传编纂这一命题,考察前四史形成的现实基础及其中蕴含的史学思想,乃至文学意识,反思汉宋间史学发展的情况及史学与社会政治的互动,进而揭示汉宋史学发展的脉络,及其背后的深层历史动因。
作者简介
曲柄睿,1985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及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史学史,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史学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各一项。
目 录
第一节 先秦文体与《史记》
第二章 列传范式的出现与确立:《史记》到《汉书》的转折
第一节 列传范式的出现:《史记》的修撰
第二节 列传范式的确立:《汉书》的修撰
第三章 列传范式的应用(上):《三国志》的创造
第一节 《三国志》以“志”为名缘由及史学意图
第二节 《魏志》人物列传编纂
第三节 《魏志》史论与禅代之际人物列传编纂
第四节 《蜀志》列传编纂
第四章 列传范式的应用(下):范晔《后汉书》的形成
第一节 范晔《后汉书》光武守业诸臣传的编纂
第二节 第五伦形象建构与范晔对东汉、刘宋政治风格的认识
第五章 诸家东汉史的修撰
第一节 《东观汉记》、谢承、华峤《后汉书》的合传情况
第六章 列传范式影响下的地方史与个人史
第一节 郡国书的形成及其演变
第二节 别传与家传
结 论
精彩段落
现实与撰述之间强烈的反差,以近乎荒诞的形式存在,提醒读者瞩目于史家、史著与史实的关系,并非“直书”或“曲笔”那么简单。
由于列传范式的存在,读者能够将同时代的多个列传作为单元或集团来分析,形成对某一时段的整体认识。实际上,这种自然而然形成的观感,毋宁说是史书作者刻意而为。
记述的历史与当下互相交织,想象的未来与残酷的现实彼此错落,构成范晔《后汉书》的编纂基调。解读、探讨历史,唯有保持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警惕,方能更好的辨识史家笔下的历史和作为事实的历史真实。
分析史书记载史料的形成与流变,是理解历史人物形象建构的关键所在。而对列传编纂的整体把握,则是发现单一列传特殊意义的前提。
史书形成的时代特色,影响到史家的撰述,并投射到历史记载中。考察史学的发展轨迹和图景时,史家所处时代与史家书写时代的关联,史家撰述的诉求与史家个人际遇的耦合,或许都应该成为置于脑海中的背景和前提。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