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曾在“追光演讲”中说道:“在我们的院子里,有一尊叫‘青春’的雕像,原型是27岁的‘小樊’。来来往往的时候,我总忍不住看一眼那时的‘小樊’。我想,我的青春不在了,可我们的文明从古老中走来,依然青春正好。”这是“敦煌女儿”樊锦诗的自述,也是中华大地上无数文明创造者、守护者、传承者的青春感言。今年夏天,当我翻开中华书局出版的《满世界寻找敦煌》时,樊先生的话再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而这次点亮我思绪的,是另一位敦煌学者荣新江。荣新江在敦煌学领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学者。40年间,他将学术研究与旅行紧密结合,足迹遍布全球,只为寻找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满世界寻找敦煌》这本书,正是他这段漫长而艰辛旅程的生动记录。书中,荣新江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他每一次出行的经历,每一次发现文献的喜悦,以及每一次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不屈。
青春是一场不落幕的旅行。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仿佛是一段独立的冒险故事。从巴黎国家图书馆到伦敦大英博物馆,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到日本京都的龙谷大学图书馆,荣新江的身影穿梭于世界各地,只为那一份对敦煌的执着与热爱。他的旅途并非一帆风顺,有时需要面对语言的障碍,有时需要克服时间的紧迫,有时则需要忍受旅途的劳顿与孤独。但正是这些困难与挑战,磨砺了他的意志,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青春,是荣新江追寻敦煌路上的不竭动力。在他的故事中,我看到了青春的激情与活力,那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是一种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荣新江在年轻时便立下志向,要将敦煌的瑰宝重现于世人面前。这份志向,让他在青春的岁月里,不断奋斗,不断前行。即使岁月流转,青春不再,但他的心中依然燃烧着那份对敦煌的热爱与执着。奋斗,是荣新江追寻敦煌路上的坚实步伐。他的每一步前行,都凝聚着汗水与心血。为了找到一份珍贵的文献,他可能需要翻阅成千上万的书页;为了与国外的学者交流,他可能需要克服语言上的困难;为了争取到更多的研究机会,他可能需要不断地申请与努力。但正是这些奋斗的瞬间,构成了他追寻敦煌的完整旅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奋斗与努力,才能离梦想更近一步。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