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敦煌,便不再只是西北边陲的一个地名,它所蕴含的文化能量释放并传递到了全世界,成为美丽与神秘的代名词。后人多慨叹敦煌文化的精妙与丰厚,中国学人则不远万里奔赴国内外每一个藏有敦煌文物文献的博物馆、图书馆。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先生的新作《满世界寻找敦煌》,正是对这一追寻历程的深情回顾与全面梳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个人学术史的精彩记录,也是中国敦煌学研究跻身世界学术之林的生动缩影,更是国际敦煌学学术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全书以文物流散历史为根,以寻访文献的行程为干,以所访文献为枝,以学人学事为叶,以途中趣事为花,以研究为果。作者不仅记录了自己的寻访经历,更是将其所见放到了19世纪的西域探险史、考古史以及他所从事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脉络中进行了分析,这种学术视野和学术追求使得这本书不只是一个旅游手帐或个人学术史整理,更是一本史学研究指南。
这更是一本学术的指南。书中,作者梳理了19世纪以来西域探险史,详细介绍了敦煌和其他西域文献文物被发现、传播和收藏的过程,通过对藏品的梳理、不同版本文献的比对、不同收藏机构收藏残片缀合的结果等图片,展示了从文献文物的角度切入西域研究的过程与路径。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一百多年来,从罗振玉、王国维,到王重民、向达,到本书作者荣新江和书中提到的诸位学者,中国的学者编目、抄录、影照,到如今实施“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推进数字化回归,这不仅是作者一个人在满世界寻找敦煌,而是借作者之眼之笔,记述了中国学者满世界寻找敦煌宝藏的过程。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 ,请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