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古文观止》的编纂者吴乘权鉴于《资治通鉴》“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的缺憾,编纂了一部繁简适度、篇幅适中的中国古代编年体简明通史《纲鉴易知录》。《纲鉴易知录》问世后,因其简明扼要的历史叙事和清晰雅正的语言风格,成为广受欢迎的历史入门书,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和当代历史上许多读书人,包括梁启超、胡适、毛泽东等。
在《纲鉴易知录》问世300多年后,只有通过新评新注来修正《纲鉴易知录》中的讹误及过时之处,才能让这本历史启蒙书在当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价值。2021年底,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主持启动《纲鉴易知录评注》编纂,以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领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学者为主的评注团队进行了两年半的集中工作,期间邀请国内历史学科的一流学者参与书稿审读,最终由中华书局出版。
当下的年轻读者可以从《纲鉴易知录评注》中获得什么?在编纂和出版过程中,学者们和编辑们是如何对书稿进行校正和优化的?应当用什么方法来阅读这部书?12月14日(周六)10:00—11:30,我们将在岳麓书院明伦堂报告厅举办《纲鉴易知录评注》新书沙龙,邀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俞国林、岳麓书院副教授闫建飞,就以上话题与广大读者分享。本次新书沙龙将由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柳理主持,欢迎读者朋友们现场参加,或通过直播与我们互动!
直播预约:
498.00元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