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热播的《清明上河图密码》中,孙勃与春熙的凄美爱情故事令观众唏嘘不已。剧中孙勃的身份设定虽是“跑腿”,但他从事的实际上是一项颇有现代感的职业:外卖配送。这令人不禁惊叹:原来早在千年前的宋代,外卖行业就已存在?这并非编剧凭空杜撰,北宋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便为这一历史细节提供了佐证。
说到古代的外卖,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唐语林》中有这样的记载:德宗非时召拜吴凑为京兆尹,便令赴上。疾驱,请客至府,已列筵矣。或问:“何速?”吏曰:“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常可立办。”唐德宗拜吴凑任京兆尹,并下令让他立刻赴任。吴凑驾车疾行前往府衙,他与各位宾客到达府衙时,宴席已经准备好了。有人问:“怎么会这么迅速?”府中的小官说:“东西两市每天都备有礼席,拿着锅具直接去取现成的就行,所以三五百人的饮食,经常能立刻就办好。”这种“立办”的酒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唐代的“外卖”,也是外卖的雏形。不过,那时的“外卖”主要是为达官贵人服务,普通百姓很难享受到。到了宋朝,外卖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宋朝的城市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打破了坊市制度的限制,城市里到处都是热闹的商业街,店铺林立,酒楼、饭馆随处可见。《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很多普通人家都不在家里做饭,而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现成的食物。
唐语林(精)(全2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东京梦华录(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