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语》是吕坤广为流传的著作,成书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是吕坤积三十年心血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他在原序中称:“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故以“呻吟语”命名。
病中之语,皆肺腑之言,能直击心灵。行文灵活,言短而意长,包含许多人生智慧和经验,有许多修身、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无论从哪一页哪一段开始翻阅,都会有所收获和领悟。如“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如“古人教子七不责”。
《呻吟语》开启了明清救世启蒙思潮的先河,在中国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先后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出版发行。明末清初文学家申涵光称:“吕新吾先生《呻吟语》,不可不常看。” 《呻吟语》还被现代学者誉为“古今罕见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南性书籍”。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深受此书影响,直言《呻吟语》是他修炼自己与管理企业的四本书之一。他认为一个合格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具备“三个资质”,即吕坤《呻吟语》中所说的“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换言之就是“人格、勇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