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媒体报道详细页
40年后,群芳的重开
评论人:中华书局1912
2024-10-23 00:14:48
分享
收藏
0
点赞
评论内容:
《群芳谱诠释》是我国农史学家、园艺学家伊钦恒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农史研究和园艺研究中,常常列为“重要参考”。在尚未成为编辑之前,这本戋戋小册一直是我内心所希望藏于箧中的“压箱宝”,但当时此书早已绝版多年,若非后来得知某著名的二手书网,恐怕此书真是无从购买。十年之前,在费过一番功夫后,我终于获得了这部装帧极为朴素的“秘册”。当时到手即展读的情形,至今想来,历历在目。不过,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其内容整体不错,但书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从标点到文字,都有提升的空间。遗憾的是,限于环境,这部书连重版的机会都没有,修订更是无从谈起。
编辑所购二手《群芳谱诠释》
进入书局工作后不久,结合局内规划,我提出《群芳谱诠释》一书可以作为书局的出版项目立项。经过沟通,局内同意了这一提案。随后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张金辉老师的帮助下,我联系上了《群芳谱诠释》的作者方——伊钦恒先生的子女。在表明来意后,伊先生子女对于重版乃父著作一事十分支持,合同得以顺利签约。解决了合同签约问题之后,我即将精力投入到了《群芳谱诠释》的稿件编辑中。
《群芳谱诠释》,[明]王象晋 纂辑 伊钦恒 诠释
中华书局2024年10月出版
熟悉图书出版的人知道,旧书的重版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新书一样,旧书也需要审读并撰写审读意见,通过复审、终审讨论确定发稿,在不伤害稿件骨架的基础上,对若干细节进行适当的修整,如此才能保证一部旧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来。《群芳谱诠释》也是如此。这一次作为编辑审读此书,我发现《群芳谱诠释》从来源上确实依托于古籍《二如亭群芳谱》,但其结构与《二如亭群芳谱》并不完全一致。
其情况具体是,《二如亭群芳谱》一共分天、岁、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药、木、花、卉、鹤鱼十四谱,《群芳谱诠释》不载天谱,于岁谱中也只择采了十二月的农事,所以实际上《群芳谱诠释》只有十三谱。就谷、蔬等十二谱而言,《二如亭群芳谱》每一谱开始都有小序与首简,其中首简是若干古人文章的选辑;正文则按条撰写,下面有五或六个组成部分。以卉谱中的芸香为例,其正文分芸香一条的条目正文(即该植物的介绍),芸香的种植须知(谱中一般称呼此类内容为“种植”)、与芸香有关的其他植物(谱中一般称呼为“附录”),芸香的用途(谱中一般称呼为“疗治”),与芸香有关的典故(谱中径直称为“典故”),与芸香有关的诗文(谱中称呼“丽藻散语”)。《群芳谱诠释》保留小序与首简的内文结构,其中若干小序和首简还由整理者重撰;在正文部分,只选入条目正文,典故、丽藻散语等一概不选,种植、附录、疗治这三部分择要而选。如此操作的目的,正如伊先生在引言中所说的那样,此书的工作是“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展开的。
旧刻本《二如亭群芳谱》版式
不仅如此,在这条方针的指导下,作者在《群芳谱诠释》中还多做了两项工作,一是调整了若干条目的位置,如将原在果谱的百合、莲藕等改入蔬谱;二是增补《二如亭群芳谱》原书没有条目,如凤梨(菠萝)、猕猴桃、番木瓜、西红柿等条目的补入。从现在严格的古籍整理标准而言,以上两项工作看起来都过于大胆,但站在从作者作为要向大众提供园艺知识的园艺学家的角度出发,这些工作却在情理之中。
在厘清《群芳谱诠释》的结构之后,我对整个书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旧版中需要调整改动的地方很多。举例而言,在旧版中蔬谱下没有南瓜一条,初读之下,或者以为这是作者不选本条的缘故,但在其瓠子条的诠释中,作者开篇即说“黄瓜、稍瓜、菜瓜、丝瓜、冬瓜、南瓜、葫芦、瓠子都是葫芦科草本植物”,从这一条可以推出在原稿中是有“南瓜”一条的,如果没有南瓜,作者的诠释就成了“无本之木”了,因此,本次编辑时就根据其诠释将“南瓜”条补回。
书中所补回“南瓜”条目内容
再如,花谱中的兰条,这一条内旧版在涉及条目内介绍兰花各栽培品种的小字注文时,都存在节略的情况,但在本书引言中,作者交代其节略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兰花各栽培品种下的小字注文是对该栽培品种的形态学描述,从今天眼光看确实有不准确的地方,但并不属于“糟粕”之列,节略这部分描述显得“莫名其妙”。后来我专门就此同作者方家属沟通,提出针对节略文字采用补回的操作,得到了他们的同意,因此书内涉及到节略地方,本次都依据《二如亭群芳谱》做了补回;即使不能补回的,也在相应位置以编者注的形式做了说明。
《群芳谱诠释》旧版出版于1985年,而出版当年作者伊钦恒先生逝世。结合旧版中出现若干文字使用情况推断,作者当年原稿应是一份繁体手写稿。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情况无疑增加了该书的编辑难度。书稿存在节略与缺失,显然是一种“中间态”的形式。以此形式出版,应有其不得已的原因。所幸,在系统分析了稿件的结构(骨架)之后,确定了正确的编辑方案,最终为本书在新旧古今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使本书能够以更符合其理想面貌的形式出版。
从上文的叙述中,或许会有人以为本书只是一部套着古书皮的园艺新书,实则本书对于未来进行《二如亭群芳谱》的严格整理也有极大的参考意义。例如在谷谱首简中,作者选录了《二如亭群芳谱》原书就有的氾胜之《论耕》篇,本篇第一句“凡耕之本,在于趋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中的“早锄早获”,《二如亭群芳谱》原作“早锄获”,但《群芳谱诠释》改为“早锄早获”,更符合其农事进行的逻辑,而金泽文库本《齐民要术》在此处正是写作“早锄早获”。从此可见《群芳谱诠释》对于《二如亭群芳谱》的文字是有所校订的。
在内容编辑上,除了上述对《群芳谱诠释》与《二如亭群芳谱》关系的调查与平衡,诠释部分的重审与订正也是编辑《群芳谱诠释》的重要工作。就内容而言,作者的诠释是多个方面的,有些时候是对这一条目的现代植物学知识的介绍,有些时候是对这一条目涉及的植物学史的介绍,有些时候对该种植物的若干栽培要点的介绍等等,这无疑给编辑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特别是现代植物学知识部分,因为现代植物学也在不断地发展,书中涉及这部分的知识或多或少会显得“滞后”,甚至表现出“错误”。为了平衡这部分的关系,我采用了编者注的形式,将若干与当下植物学知识不符的内容尽量做了页下标注。值得一提的是,书内现代植物学知识审核工作,曾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张全星先生承担,在这里向其致以深深的谢意!
书中所标“编者注”内容
此外还有一点要说明,在编辑带有拉丁学名的图书时,为了方便读者检索,一般都要编制书内涉及的拉丁学名索引,由于生物的拉丁学名在不断的修订,按照出版这类图书的一般原则,都要编制新旧学名对照表。这两种图书辅文是科技类,特别是与生物学相关的图书的“标配”。旧版限于时地环境,未能制作这两种辅文,这一次新版,就将拉丁学名索引以及新旧学名对照表这两种辅文附上,既合乎这种隐形的“规范”,也方便读者使用本书。
在图书编辑临近尾声时,我设想本书的封面应该是要和“群芳”二字相合,当时脑中立马闪过了科学画大师曾孝濂先生的画作——《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此画中一共绘制了三十七种原产于中国的植物,正和《群芳谱诠释》中提到的若干植物合若符契,而且曾先生的画作是将这三十七种植物绘制于一图之上,色彩绚丽,层次分明,百卉同开,群芳争艳,非常具有震撼力。能够用《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来作为本书的封面,恐怕再也合适不过了!为此我辗转联系上了曾先生,并告知曾先生想用其画作作为图书封面底图的设计方案。曾先生得知后,欣然允可,并且还提供其若干画作作为本书的插画。曾先生的无私与热忱,值得我永远铭记!
《群芳谱诠释》书影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国内曾系统出版过一大批农书,这些农书基本有一个特色——旧书新做,专家整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农书都逐渐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不少农书甚至未能得到最合适其内容的展现形式。《群芳谱诠释》就是这样一部农书。现在,通过努力,这本书在新时代以合适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诚挚地希望,这一次群芳的盛开,能够留给世人更多更美的风采!
一部不得不读的博物学经典
中国古代园艺的典范之作
《群芳谱诠释》
[明]王象晋 纂辑 伊钦恒 诠释
32开 精装
繁体横排
978-7-101-16541-8
98.00元
内容简介
《群芳谱诠释》是不得不读的博物学经典,是中国园艺古籍整理的“名作”。该书对明代王象晋所撰的园艺史著作《二如亭群芳谱》中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药、木、花、卉、鹤鱼等十二谱的主要条目进行了校订与考释。全书诠释独到、资料丰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研读《二如亭群芳谱》、研究中国园艺的重要参考,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与关注。该书于1985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此次重版,在农业出版社 1985年版基础上,重新核对了底本,改正了原书的讹误,补回了被删去的若干条目,并为本书编制了条目索引、拉丁名索引以及新旧学名对照表,以方便读者使用。本书封面以及前插采用了科学画大师曾孝濂先生的作品,为本书增色不少。
作者简介
伊钦恒(1905—1985),广东梅县人,我国著名的农史学家、园艺学家。早年入私立南通农科大学学习,后任教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1952年,进入华南农学院(今华南农业大学前身)佛山分院工作。伊钦恒先生早年主要从事农学、园艺学的研究与教材的编写,晚年则致力于中国农业典籍,特别是园艺典籍的整理研究。先后撰有《实用蔬菜园艺》、《实用果树园艺》、《花镜校注》、《授时通考辑要》、《群芳谱诠释》等书。
编辑推荐
一、完备:本书涵盖了《二如亭群芳谱》中与园艺密切相关的十二谱,远超市面同类版本。
二、精善:本书重点择取、诠释了《二如亭群芳谱》十二谱中各条条目,免去读者直接阅读《二如亭群芳谱》原书的翻检之劳。
三、基本:《群芳谱》是古代园艺学的基本典籍。《群芳谱诠释》是中国园艺史研究的基本参考。
四、科学:新版《群芳谱诠释》对原作者的诠释内容作了一定的考察,对于其错谬之处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并按科技类书籍补充了索引等重要辅文。
五、优美:《群芳谱诠释》封面、插页采用了科学画大师曾孝濂先生的画作,为本书增色不少。
(统筹:一北;编辑:岚岫)
群芳谱诠释(精)
发布时间:2024-10-11
作者:[明]王象晋纂辑 伊钦...
ISBN号:9787101165418
价格:
¥98.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