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xkb.com.cn/view/949498
史记(修订平装本)赵生群修订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 中华书局 2014年8月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叙事,始自黄帝,下迄西汉太初,采用了综合性的叙事模式,囊括记言、纪事、编年、国别等形式,开创纪传体史书“纪、传、表、志”的体例。就内容而言,《史记》是对前代史学的一次总结;就体例而言,《史记》也是集大成之作。 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著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
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最高水准。
2013年10月,《史记》(修订精装本)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掀起新的一轮“《史记》热”。2014年8月,在吸纳读者意见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推出《史记》(修订平装本)。
据媒体报道,《史记》修订组共有八人:赵生群、方向东、王华宝、王锷、吴新江、曹红军、王永吉、苏芃,其中前5位为教授,后3位为副教授。
赵生群全面负责修订工作,并校对了景祐本,撰写了校勘记、标点暨校勘长编、《前言》、《凡例》等。方向东主要校对了景祐本、耿秉本,并对底本作了覆核;王华宝校对了金陵书局本;王锷校对了《史记会注考证》本;曹红军校对了柯维熊本;吴新江校对了彭寅翁本,并协助主持人修改标点;王永吉校对了武英殿本、《索隐》本;苏芃校对了黄善夫本、绍兴本,编制了《主要参考文献》。王永吉、苏芃同时担任校勘记的核对和修改工作,并承担了大量繁杂的相关事务。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