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媒体报道详细页
当“蒋廷黻”错成“蒋廷黼” | 编辑说
评论人: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徐卫东
2020-01-08 16:30:03
分享
收藏
0
点赞
评论内容:
众所周知,籍贯湖南邵阳的蒋廷黻先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创者、外交家。1912年他赴美留学,1923年归国,相继执教于南开大学和清华大学。他当日所提携、培养的弟子,有许多后来术业有专攻,成名成家,如费正清、何炳棣、邵循正、夏鼐、姚薇元、吴相湘等。蒋先生于1935年从政,此后一直活跃于政坛,被誉为“最知外交的人”。
蒋廷黻签名照片
1938年,蒋廷黻辞去驻苏大使的职务,在汉口待了一段时间。此时他花了两个月写了一本小册子——《中国近代史》。这本书从鸦片战争讲起,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七千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反映了蒋先生十多年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性思考,对今天的读者不无启发作用。八十多年来,这本书在海峡两岸风行不辍,不愧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数年前,我编《中国近代史》(彩图增订本),在查核正文的同时,还搜集整理了蒋先生的九篇文字,作为附录。其中,《现今史家的制度改革观》先后刊发于《南开周刊》(第一卷第十七号)和《清华学报》(第二卷第二期),署名都是“蒋廷黼”。当时我以为只是刊印错误,未曾多想。前不久,豆瓣上有网友与我讨论此书平装版(增订本)的一处失误时,提到“台湾华文电子书库”有该书早期的不同版本。我前去搜了一下,结果发现一本署名“蒋廷黼”的书——《纸币概论》,1936年由中华书局印行。我心里一惊,难道蒋廷黻写了一本经济学方面的书?想了想,觉得这个“蒋廷黼”应是另有其人,不是如《南开周刊》和《清华学报》那样是“蒋廷黻”的误刊,据此发了一条豆瓣广播。
《中国近代史》(彩图增订本)
这时,有个叫“诗瀛”的网友看到广播后,查到孔夫子旧书网上有作者书屋出版、署名“蒋廷黼”的《货币与物价之研究》,自序末署“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五月吴兴蒋廷黼序于上海”。网友说,“从孔网几张预览图片内容看,这本作者对欧洲历史和外交也很熟悉,也像是史学家蒋廷黻写的”,但此处“吴兴”又显与蒋廷黻籍贯不符,不知是否出版社抄错。我很感兴趣,作了一番搜索,先找到一篇评论——孙剑鸣《介绍“货币与物价之研究”》,(《银行通讯》,1946年第七期),里面提到“蒋君廷黼服务于金融界二十余年,对于货币与金融颇有研究”,至此可确定实有蒋廷黼其人——而蒋廷黻的人生轨迹很清晰:先学界,后政界。
继续查考,原来这位蒋廷黼先生,是浙江吴兴人,曾就读于上海南洋中学。他离开南洋后,职业两经变更,其后始进入四行工作,就此踏入金融界。四行是指中国近代金融史上著名的四家商业银行——金城、中南、大陆、盐业。这四家银行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达成联营协议,“厚集资本,互通声气”,稍后成立四行储蓄会,生意蒸蒸日上。1932年,四行储蓄会出巨资自建仓库,以存放客户的抵押品和货物等,是为日后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因据守其地而扬名中外的“四行仓库”。蒋廷黼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兢兢业业。关于他工作与生活各方面的情形,蒋廷黼曾写成《我进四行储蓄会以后的经过情形》,刊于南洋中学校友会会刊《南洋》1933年第1期——到这时他已在四行工作了八年。
蒋廷黼工作之余,留心金融问题,尤其关注货币与物价,先后著成《纸币概论》《货币与物价之研究》。前书秦汾序中说:“蒋君清如,学识淹雅渊博,平居于货币问题,殚虑覃思,久著声誉,兹复本其学验,著成是书,其能供当局抉择,殆无可疑。”钱永铭序中说:“学友蒋君清如,有见于此,特于公余,参考中外名篇,抒以卓见,推论成熟,贡诸社会,其搜辑之宏富,条理之精密,有目共赏,毋待赘言。”后书自序说:“爰不揣谫陋,敬将历年来观感所发,举凡有关货币与物价之学理及事实,详为伸论,藉以明该问题症结之所在,而对于当今社会,聊作些微之贡献也。”
《中华英文周报》(1922年156期)投稿人肖像——蒋廷黼君
孔夫子旧书网“遥平旧书店”所售《纸币概论》书影
清如是蒋廷黼的字(有些资料说清如是湖南蒋廷黻的字,这应是误传),这里就可谈到蒋廷黼的另一个身份: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纸币收藏界的集钞家蒋清如。晚清民国以来,银行业发展,纸币发行也进入兴盛期,于是在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出现了一股收藏纸币的热潮。蒋廷黼身处金融业圈内,且对纸币素有研究,自然而然成为收藏纸币的先行者之一。
郑重《吴筹中:纸币收藏五十年》(《大美术》,2008年第C1期)一文提到纸币收藏大家吴筹中早年曾在上海四川路桥畔地摊痛失一张有孙中山签名的一百元“中华民国金币券”的事:吴头天带的钱不够,约定第二天去买。不料次日摊主老山东违约,“以高于约定价卖给了他人,令吴筹中懊丧不已”。据“中外纸币库”网页引用的采访资料,此处“他人”,就是“老集钞家蒋清如”。后来蒋、吴是否认识,没查到资料,不过吴筹中1949年后曾有次回忆,说蒋清如解放前出示过一张清代裕苏官银钱局发行的拾圆纸币。(王春《清代“裕苏官银钱局”纸币简介》,载《收藏》2009年第4期)
当时上海纸币收藏界有个收藏组织——“中国纸币集藏会”,办有《中币会刊》。《中币会刊》曾于每期介绍一位当世纸币收藏名家,以广为宣传。1949年第三卷第二期所介绍者,即为蒋廷黼,文不长,移录如下:
蒋廷黼,字清如,浙江吴兴人,今年四十五岁,服务于银行界达二十多年之久,著有“纸币概论”,长三百多页,中华书局出版,“货币与物价”长一百多页,作者书店出版,均为珍贵叙谈,为一专门研究经济学之专家。
集钞开始,比管江民君更早五六年,惜当时集钞同志不多,以致进步较迟。卅六年春,本会成立,首先以赞助人地位加入为终身会友,并加入本会之通信任选部,每一礼拜中约有二次函选,凡无者均加选留,并备副集,作来日著更伟大之专书用,以致成绩之进步,可谓一日千里,快如空中霸王号矣。
蒋君好交友,知者遍四海,待人和蔼可亲,故卜大众欢迎。近日沪地各友好及钞商处,均可见彼惠临,搜配各类缺品以冀大成。其进行方针甚积极,遇可亲之品,均不惜以高价购入之。
蒋君除集钞外,搜邮也为其唯一之爱好品。周日之新光会,时可遇见之,邮集中之珍贵品也甚夥,均得自拍卖及友好见寄者。
蒋君寓居上海最优雅,兼富有诗意之古拔新邨,明窗净几,最宜展赏邮钞,松坚树绿,友往恒流连忘返,此般园林景色,独为蒋君亨(享)受,诚使同好辈仰慕不已也。
蒋廷黼的住处,《我进四行储蓄会以后的经过情形》中说:“二十年夏,行中自建之古柏公寓落成。屋共五十余幢,位于古拔路中,地点幽静,极宜居家,租与同人居住,取租很廉。我在那年八月,即迁入居住。”古拔路,即当日法租界的Route Courbet,得名自法国海军上将孤拔。古柏(拔)公寓,现为静安区富民路197弄古柏小区。会刊介绍中的“古拔新邨”,当为其后来搬居之处,即今之富民新邨(148弄、156弄、164弄、172弄)。
行文至此,可以证实“蒋廷黼”另有其人,不可轻易将“蒋廷黻”写成“蒋廷黼”。
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是,当初蒋廷黻先后在南开和清华待过,《南开周刊》和《清华学报》却都将他的名字印错,而后来从政后,他的名字还是有被搞错的时候,如1941年第1期《西南医学杂志》报道中说到“行政院政务巡视团赣湘粤桂组组长蒋廷黼”。事实上,直到今天,蒋廷黻的名字一不小心就会错成“蒋廷黼”,如2014年第9期《中国政协》有篇文章,标题叫“蒋廷黼,这个难认的名字”,正文亦屡见“蒋廷黼”——当然,介绍的可不是经济学家、集钞家蒋廷黼,而是史学家蒋廷黻。在这种情况下,这篇查考“蒋廷黼”的小文对于作者、编辑和读者来说也许不是没有意义的吧。
《南开周刊》《清华学报》印错了蒋廷黻先生的名字
最后补充一点意外收获:晚清民国,有两个蒋廷黻。另一个蒋廷黻,是浙江海宁人,为民国军事家蒋百里先生的从父。两个蒋廷黻,差不多隔了一个时代——当浙江蒋廷黻1912年去世时,我们所熟知的湖南蒋廷黻才不过是十七岁的少年。
(本文原载《中华读书报》2019年12月18日13版)
《中国近代史》(彩图增订本)
蒋廷黻 著 徐卫东 编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15123
54.00元
《中国近代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全书从鸦片战争讲起,一直叙述到其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反映了蒋廷黻先生十多年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性思考,对今天的读者也不无启发作用。七十多年来,这本书在海峡两岸风行不辍,不愧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沈渭滨先生说:“这本被他称为‘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
本次再版,全面校订文字,并搜集增补作者相关文字九篇,内容大为丰富和完善;同时,收录彩色历史图片十六幅,以帮助读者理解历史情境。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中国近代史(彩图增订本)
发布时间:2023-08-03
作者: 蒋廷黻著 徐卫东编
ISBN号:9787101115123
价格:
¥54.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