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作者: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定价:
¥58.0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作者: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定价:
¥280.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作者:钱海岳撰
定价:
¥980.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作者:(梁)沈约 撰
定价:
¥360.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作者: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定价:
¥510.0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作者:杨镰主编
定价:
¥298.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作者:[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定价:
¥298.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作者:贾庆超等
定价:
¥0.0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作者:[元]脱脱等撰
定价:
¥540.00
宋书(精装)--(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宋书(精装)--(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作者:[梁]沈约 撰
定价:
¥480.00
传承文脉,打造精品力作(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社长代言出版融合发展项目|籍合网:以数据库为核心 打造古籍数字化服务矩阵
中华书局灿然书屋重装开业 金灿然诞辰110周年纪念展今日揭幕
第六届伯鸿书香奖火热报名中,新增原创图书奖(即将截止)
中国古籍数字化“跨界合作”呈新趋势
中国出版集团向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赠送《复兴文库》
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殷墟甲骨文数据库》项目入选2023年度出版融合发展工程
中国出版集团参展第十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
直播预告 | 总编辑来了!中华书局双十一好书推荐
管他休养收藏日,朝游碧海暮苍梧 | 今日立冬,宜读徐霞客
【第四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征文】愿有后生,值得你托付 | 阅读《史记》
发布时间:2020-01-26 17:31:18
来源: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明
第四届伯鸿书香奖之阅读《史记》征文自2019年4月启动以来,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投稿。他们中有人站在蜀地考察司马迁的西南之行,有人来到北京房山追寻张子房的足迹,有人在山东辕固村通过《史记》唤醒村民的文化记忆。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位来自湖北的读者的投稿。在文章中,他写道:“太史公如此才学、抱负之人,受如此之极刑,仍能坚定信念,继往开来,振奋后学,让人唏叹。”
如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选登此文,向关注书局公号的5994位湖北读者致以问候,为武汉打气,为中国加油。
太史公司马迁,这当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人。从小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教着我们这些文学常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史官世家出身;还有我们课余之间戏称的“太监”。似乎我们每一个人都对这位太史公有些了解,却又不太了解。上大学之前,我对司马迁的认识大致也仅限于此,大学时,我开始读《史记》,了解司马迁。读完《史记》,我想要懂司马迁,想要做他的朋友。
我总觉得,立志欲读《史记》全本者,当先读《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以下简称“《自序》”和“《报书》”),这是读懂《史记》、走进司马迁精神世界的钥匙。
自觉担当史官传统
我们常以为,司马迁出自史官世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序》开篇所述: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
“世典周史”即司马迁先祖世世代代为周之史官。可紧接着,介绍春秋战国时之司马氏——“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司马迁这一分支属于秦名将司马错之后,据《自序》所记,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靳孙昌,为秦始皇时铁官;昌生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以上为《自序》所记,司马迁追述其家世。可以看出,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于秦的这一支司马氏已不再典史,而是从事军事、铁官、市长等职务。似乎在司马谈之前,司马氏已不为史官数百年。司马谈所学亦非承自家学而是习于他人。
司马氏世系表
故而,称司马迁为“学二代”算比较合适,说其出自史官世家以此来说明其有为史官之先天条件,恐有不妥。司马迁之史官家族自东周便已中断,其欲承父业、修《史记》,为其主动承担责任,中兴史官传统,若非愿意自觉承担复绪史官责任者,千百年前之先代光荣,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孝而辱没先人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为李陵说话,惹怒汉武帝,最终受了宫刑。有一些学者认为起初是被判了死刑,而后司马迁自请宫刑,有道理,兹不具论。
无论司马迁被判处死刑还是宫刑,若无《史记》要完成,其当会受死或是自决。如其《报书》所言:‘太上不辱先’,又言“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以侮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为不辱先人,受百世之垢,司马迁本可选择一死,其亦明白“且夫臧获婢妾,由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仆奴婢妾都能选择自杀,我司马迁不可以吗?当然可以,但必须隐忍苟活,因为“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此即指其为完成《史记》,躯体残损,辱没先人,亦要苟活。
可是,“明主不晓”也就罢了,“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才是更让人寒心。故交、亲近,无人借钱、亦无人进言,无非惧触武帝怒,迁怒于己。管你有什么“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尚未完成,此时皆“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主不明,可待明主;人心坍,可难再筑。
《史记》中有不少篇目记载赎死罪事,仿佛可以闻见太史公的呼声。例如《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
(张骞)当斩,赎为庶人;
(公孙敖、李广)当斩,赎为庶人;
(苏建)当斩,赎为庶人;
(赵食其)当斩,赎为庶人。
武帝朝一连串“当斩,赎为庶人”的例子,可唯独到了司马迁这却只得选择“辱先人,受宫刑”。如此排比般的记录,有如太史公的怒号一般。
已亏大质,辱没先人的是他,讲求孝之大者的亦是他,大孝而辱没先人,真是讽刺。
我心中的司马迁
太史公曰:“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孔子世家》)我想说:“我读《太史公书》,亦想见其人。” 对我而言,司马迁更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感知到的存在,若与他生于同时,真想和他交朋友,帮助他、保护他、陪伴他。
文史学习者,总会面临大量的经典部头要逐字逐句“啃”,每“啃”完一部,多少会有些成就感,甚至在人前夸耀,可我读完《史记》却是怅然若失之感,是那种还在期待作者更载,却恍然作者已逝两千年的感觉。世间已无太史公,百三十篇外,已再无他篇!“史家之绝唱”,竟真一绝就是两千年,无再响!
我有时候会想,司马迁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对那个世界还有着怎样的期许。我总觉着,司马迁少时亦当是一活泼积极之人,爱哭敢笑。不然如何会泛览天下、交游四方、心慕侠士、无视贵贱。而到了晚年,只觉得看了让人难受,《报书》中尽是失望与血泪,皆是“隐忍苟活”“就极刑而无愠色”“念耻而发背沾衣”之语,已无生气。
司马迁对当世当是失望极了,对后世却还仍总挂念,总不忘“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俟后世圣人君子”。如此才学、抱负之人,处如此之暴世,受如此之极刑,仍能坚定信念,继往开来,振奋后学,让人唏叹。
话剧《司马迁》
太史公,你处之世,当少有懂你者吧,所以老要说“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此生无有托付孤独者,惟待后学。
愿有后生,值得你托付。
(本文为“第四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投稿)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