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pubg.com/news/2017/0616/35035.shtml
“一九五九年七月十日,北京,晴。下午,赴文化俱乐部参加学习,即在俱乐部晚餐,吃西菜,饮四川大曲,与黄药眠谈往事。餐毕,赴东四八条看圣陶,谈至十时方回家。圣陶谓余所写《史记》出版说明及点校说明皆佳,且有必要,然俞平伯翁、陈乃乾则皆不以为然云云。一九六一年六月十六日,星期日,北京,晴。在家校《后汉书》。”
2017年6月16日,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临琼楼隆重举行,以一篇《宋云彬日记》的琅琅诵读开场,再现了宋先生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中的点滴岁月。
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在致辞中,回顾了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设立到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的推选与评审工作历程,他说:“我们一次次感受到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宋云彬先生致力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精神感召力在不断传递。基金理事会将认真总结经验,吸收大家的意见,将宋云彬古籍整理奖的评选工作做得更好,推动古籍整理学科、古籍整理出版行业的发展,为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树立新的标杆。”
“宋云彬古籍整理奖”是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设立的奖项,旨在奖励原创古籍整理者及古籍整理编辑。奖项设“宋云彬古籍整理奖”4名(图书奖3名、编辑奖1名),奖金各10万元。“宋云彬古籍整理青年奖”2名(图书奖1名、编辑奖1名),奖金各2万元。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执行总主编、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杨牧之和宋云彬外孙李平为青年编辑奖获得者凤凰出版社林日波颁奖。
颁奖辞说:“林日波同志从工程学科,转向一直钟爱的古典文献,十四年来,从不后悔。他立下誓言,把古籍整理出版,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从业九年,他把每一位作者、读者,都当成自己的老师。工作中每取得一点成绩,都促使他更加谦虚、谨慎,认真去总结。他对事业怀有一份敬畏,深知不负前贤、不负未来的责任。‘敬畏’之心,对工作的敬畏,对事业的敬畏,正是今天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很多人缺乏的的品质。”
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和浙江省海宁市档案局局长柴伟梁为青年图书奖《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作者上海大学教授王培军颁奖,中华书局编辑刘明代为领奖。
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程毅中和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为编辑奖正式奖获得者中华书局俞国林颁奖。
作为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的参与者,俞国林深知基金设立的不易以及宋家后人的压力,他为宋家后人的高风亮节深深感动。他表示,将获得的十万元奖金捐回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以尽绵力。
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原社长管士光为《杜甫全集校注》代表张忠纲颁奖。颁奖辞说:“这是清代《钱注杜诗》《杜诗详注》《杜诗镜铨》之后,杜甫全集及研究成果的又一次深度整理和全面总结。历经三十六个寒暑,萧涤非先生、张忠纲教授两代学人带领的校注组,满怀对杜诗赤诚的挚爱,历尽曲折艰辛,依然坚持不懈,对‘诗圣’杜甫的作品进行全面搜罗、严谨比勘、精细注释和集评,是对集大成式诗人作品进行的集大成式整理。该书校勘审慎,注释详明,评论切当,就规模宏大和体例完备而言,均超越前人,标志着杜甫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堪称当代集部整理的典范之作。”
77岁的张忠纲教授特地从旧金山赶回领取图书奖。他在答谢感言谈到:“1978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萧涤非先生主编《杜甫全集校注》,我们跑遍全国各地阅览、搜集、复制有关资料,沿着杜甫的行踪遗迹进行实地考察,撰写样稿,并于1984年5月在杜甫故里召开了《杜甫全集校注》样稿审订讨论会。想不到属稿将半,萧先生于1991年4月15日溘然长逝。后因种种原因,校注工作进展迟缓,一度停滞。2009年初,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外界对杜集校注出版的关切,又重新启动校注工作,并让我担任全书终审统稿人。又经过五个寒暑,这部三代师生接力,历经36年而完成的巨著,终于2014年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他说:“《杜甫全集校注》喜获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图书奖,深感莫大荣幸。这是对我们这个集体献身学术、尊崇杜甫的褒奖和鼓励,而先师萧涤非先生亦可含笑九泉矣。我们这个集体为杜甫呕心沥血,艰苦备尝,历经坎坷,当年年轻学子已成耄耋老翁,有五位同仁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老杜诗云:‘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身历此境,情何以堪!注杜之艰难曲折,犹似老杜艰苦备尝之经历。注杜是炼狱,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可以提升人的道德情操,可以检验人对学术的赤诚。萧先生尝教导我们说:‘对于治杜诗的人来说,是无所谓甘苦的,都是甘,不以为苦。研究杜甫是一种乐趣。尽管工作很艰苦,但苦中有乐,苦尽甘来,苦也就是甘了。研究杜诗就是要有一股寝食俱废的傻劲。说来也有点怪,世上就是有那么—些人心甘情愿为杜甫卖命。’杜甫是伟大的诗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被尊为‘诗圣’,奉为‘世界文化名人’,我们为他‘卖命’是值得的!我们‘带血的牺牲’,今天得到了肯定和褒奖,感到无比欣慰。”
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和宋云彬孙女宋京毅为《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整理者代表刘钊颁奖。颁奖辞由葛兆光撰写并宣读:“这是一个需要古文字和古文献专业知识、需要对古代历史思想技术有深刻理解和思考,也需要付出极大耐心的艰巨工作。年逾八十的裘锡圭先生,带领十几位中青年学者,用了整整六年时间,重新整理四十多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数百支竹简木牍、五十多种帛书帛画,对这些几乎湮没了两千年,涉及思想文化、数术方技、天文地理的早期文献,在四十年来很多学者的努力基础上,他们从重新拼缀开始,释读文字、改订讹误、解释大意。使得这一被喻为西汉初期‘微型图书馆’的珍贵文献,第一次以完整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刘钊教授宣读了裘锡圭先生的书面获奖感言。
北京大学教授安平秋、凤凰出版社社长姜小青为点校本《史记》修订组代表赵生群颁奖。安先生直到颁奖前两天,还对颁奖辞的表述字斟句酌。颁奖辞说:“由顾颉刚、贺次君、宋云彬、聂崇岐等前辈大师点校整理的《史记》,是‘二十四史’点校本中第一部问世的成果,开创了新中国的古籍整理范式,半个世纪以来深受学术界信赖。随着古籍整理事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中华书局着手规划‘二十四史’点校本的修订工作。南京师范大学赵生群教授接受委托,勇挑重担,带领修订组成员,历时八年,完成了点校本《史记》修订本。他们搜集、校勘了《史记》的各种版本,认真吸收清代以来的重要成果,补写了全部校勘记,用力至勤,贡献巨大,使修订本《史记》成为校勘、标点更加精确,体例更加统一完善的权威通行本,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
宋云彬哲孙、基金副理事长宋京其发言,对宋云彬古籍整理基金首届评奖工作表示肯定,对参与此事的学术界、出版界的诸位专家和媒体表示感谢,对获奖的编辑和学者表达了衷心祝贺,并希望与社会各界一起,通过“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的设立和运行,彰显和弘扬祖父的精神,继续为优秀传统文化、古籍整理出版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刘跃进先生作为评委代表发言,认为宋云彬先生不仅立言、立功,以其著述和工作业绩沾溉后人,其家属秉承先辈遗志,将先生所藏艺术品捐拍后成立基金,鼓励和表彰古籍整理出版领域的优秀成果和编辑,这种书香家风、人文情怀,堪称立德,是先生对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又一贡献。并寄语以青年奖获奖者为代表的年轻编辑和学者,肩负起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未来。
葛兆光先生代表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评委会发言,他表示,马王堆简帛是出土文献的代表;《史记》是正史的第一部;杜诗在集部也是重中之重。三部大书,展示了中国典籍整理的三个重要层面,三个重要方向。这里面体现的整理的难度,学术的坚守,学问的兴趣,重要项目的选题,有很多值得总结、思考、传播、宣传的地方。
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袁行霈先生讲话指出:“这次获奖的几部大书,实际整理时间都超过了十年磨一剑的传统提法,都是两代甚至三代以上学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在古籍整理的集成、提升,体例的规范、使用的便利等方面,都发展了传统的古籍校勘,是我们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研究的精华,体现了当代学者的水平。”他说,“古籍整理出版是一项寂寞的事业,但是它对于国家文化建设的意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意义,对获得文化自信的意义,是格外重要的,是基础性的,是值得我们全身心投入的,也是非常需要形成合力的。”
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国版协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理事会成员、推荐委员、评审委员、获奖代表以媒体约100人出席颁奖典礼。
附:获奖名单
一、宋云彬古籍整理奖·图书奖(共3名,每名奖金10万元)
1、《史记(修订本)》(赵生群等)
2、《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裘锡圭等)
3、《杜甫全集校注》(萧涤非 张忠纲等)
二、宋云彬古籍整理奖·编辑奖(共1名,奖金10万元)
俞国林(中华书局)
三、宋云彬古籍整理青年奖·图书奖(共1名,奖金2万元)
《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王培军)
四、宋云彬古籍整理青年奖·编辑奖(共1名,奖金2万元)
林日波(凤凰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