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记载:“时王济解相马,又甚爱之,而和峤颇聚敛,预常称‘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武帝闻之,谓预曰:‘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这段话中,出现了王济、何峤和武帝司马炎三个重要人物。王济出身于当时的显赫家族太原王氏,是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婿,生活奢靡,挥金如土,史称善于相马。何峤是王济的姐夫,生活节俭的同时又聚敛无度。杜预说二人分别有“马癖”“钱癖”,含有明显的蔑视和嘲讽意味,晋武帝与二人有亲戚关系,听后大概觉得不舒服,于是就有了上面的对话。就字义来讲,“癖”是指因长期习惯而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偏好,且这种偏好已经接近病态。杜预在回答皇帝提问时的巧妙应对,既显示了自己的卓尔不群,含有一定的自矜成分,又反映出对《左传》一书的极其喜好和高度自信。
史称杜预“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众家谱第,谓之《释例》”。所谓“立功”,是指建功立业。杜预深谙兵法,智计超群,在扫灭吴国等一些重要的军事行动中立有战功,因此有“杜武库”的美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名《春秋经传集解》,连同《春秋释例》,奠定了杜预在中国经学史尤其《春秋》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时至今日,两部著作仍是研读《春秋》经传的重要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