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秦远同志8月下旬寄来的《应战:我的抗美援朝》的样稿,感触良多,把记忆一下子拉回到三年前,也就是2020年。这一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各种相关新闻报道成为当年的主旋律。同样是在这一年,秦远同志和我联系,说是要制作一部抗美援朝的外宣纪录片,想请我作为采访嘉宾。作为一名军人,我感到责无旁贷,欣然答应。我和他的见面是在朝阳区一处电影主题酒店的咖啡馆,据说这个园区是电影《长津湖》导演徐克的办公地。秦远把我从军事科学院家属院接到朝阳区,见到这个青年人,感觉他既热情又阳光,学识渊博,性格直爽,充满朝气。他向我咨询了很多有关抗美援朝史料和专家方面的问题。他说,他们当时正在抢救资料,急需采访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我推荐了一些。也就是在这次详谈中,他看了我给他推荐的抗美援朝一级伤残军人涂伯毅的事迹。没想到秦远同志用情用心,很快便开始行动,不久后我就收到了他们前往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采访涂伯毅的视频,画面让我极为感动。后来,我开始接受他的正式采访,我们聊了很多,时间、地点、人物、细节、背景……他问得很仔细,让我感受到了一个青年导演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那段历史的敬畏。于是,我推荐他去采访我的老首长董占林司令员,也就是书中的人物之一。这次采访老首长很高兴,也为他录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此片经过较长时间紧张和严谨的制作,10月份的一天,秦远同志很兴奋地告诉我,抗美援朝纪录片通过审核,即将在10月25日顺利播出。70年前的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作战的第一枪,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1951年,党中央把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他们这部片子时长50分钟,片名为《应战:抗美援朝中国出兵揭秘》,我想秦远这本书的书名和当时的片子是有关联的。片子播出后,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据说还入围了“白玉兰”奖“最佳纪录片”。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