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作者: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定价:
¥58.0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作者: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定价:
¥280.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作者:钱海岳撰
定价:
¥980.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作者:(梁)沈约 撰
定价:
¥360.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作者: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定价:
¥510.0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作者:杨镰主编
定价:
¥298.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作者:[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定价:
¥298.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作者:贾庆超等
定价:
¥0.0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作者:[元]脱脱等撰
定价:
¥540.00
宋书(精装)--(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宋书(精装)--(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作者:[梁]沈约 撰
定价:
¥480.00
中华书局九月新书单
双十一开启,中华书局这些文学类经典别错过
双十一全面开启,中华书局这些大部头值得购买
中华书局八月新书单
中华书局十月新书单
《世说新语》里的冷知识
阎若璩《潜邱札记》:考据之外,还有什么?
三千年印篆史:一部“推陈出新”的历史
一年获赞2300万,抖音联合中华书局、南开大学推出新版《唐诗三百首》
上书坊 | 《本草环球记——5世纪以来全球市场上的药物、贸易与健康知识生产》
新书资讯|《敦煌故事》:讲述莫高窟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回顾莫高窟守护人艰辛的历程
发布时间:2023-09-25 14:33:54
来源:中华书局大众
作者: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与石窟造像和壁画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同时专设篇幅讲述了敦煌守护者的故事,大致以时间为序,介绍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回顾了以常书鸿为代表的历代莫高窟人为保护洞窟、临摹壁画、传承文明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
(点击上面图片购买)
《敦煌故事》
作者:李焯芬 李美贤
书号:978-7-101-16198-4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定价:78.00元
精彩章节:敦煌为何有石窟?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邻近新疆。敦煌莫高窟共有七百三十五座洞窟,其中四百九十二座洞窟有壁画,共约四万五千平方米,另有塑像两千余尊。这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原址美术博物馆。莫高窟的绘画造像,共经历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个朝代,有逾千年的艺术创作历史。
莫高窟
敦煌周边还有其他的洞窟,包括榆林窟四十二座、西千佛洞二十二座、东千佛洞七座、五个庙石窟六座。
敦煌其实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在这里开凿那么多的洞窟?为什么要在洞窟的边墙绘上那么多的壁画?简单的答案是:无论是莫高窟或是榆林窟,当年其实都是佛教的一个石窟寺。建造石窟寺的传统,则源于印度。
话说两千五百多年前,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在印度各地弘法时,印度的夏季经常下大雨。释迦牟尼当时就有个习惯:雨季时在山洞内向弟子说法、做禅修。这个习惯叫“结夏安居”,在释迦辞离后亦一直传承下来。后来,佛教的僧侣们喜欢在较幽静的河谷中,在陡坡或山崖上开凿洞窟,部分洞窟用作僧人的生活居所,部分则作禅修、礼佛之用。印度至今仍留存着逾百个这样的石窟寺遗址,其中最有名的是印度中部德干高原上的阿旃陀石窟,共有二十九座洞窟。供礼佛用的洞窟,最早会放置佛塔,后来则是放置佛像,供礼佛或绕佛之用。洞窟的边墙上,经常会绘一些壁画,既有佛教经文的内容,也有一些日常生活的描绘。随着佛教的北传,这个建造石窟寺的传统,也逐渐传到了中亚细亚地区(包括我国史籍所称的西域),最后传入汉地。
阿旃陀石窟
印度贵霜王朝时代(公元一至七世纪),佛教成了印度的国教,并进入大乘佛教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犍陀罗佛教艺术,把希腊式的雕像艺术用于佛像的创作。当时的贵霜版图还包括了中亚细亚的广大地区,涵盖了今天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部分地区。阿富汗喀布尔河谷的巴米扬大佛,其实是石窟寺中一个大洞窟内的立佛像,旁边还有许多较小的洞窟,边墙上亦绘上了不少反映当地艺术风格的佛教壁画。建造石窟寺的风气,不久亦传到了新疆。新疆境内,至今仍留有众多的石窟寺遗址,包括拜城-库车一带的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及森木塞姆石窟,以及吐鲁番一带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土峪沟石窟和胜金口石窟等。
莫高窟第285窟
五胡十六国时期,由匈奴人建立的北凉政权(401—439)是河西一带最强大的势力,最强盛时版图包括了今天的甘肃西部、新疆东部及宁夏、青海的部分地区。北凉政权在新疆东部的高昌(即今吐鲁番地区)接触并接受了佛教。敦煌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正是在北凉时期的公元430年左右修建的。莫高窟内共有三座北凉时期修建的洞窟。
公元439年,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灭了北凉,随后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北魏从北凉引进了佛教,并在当时的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凿了云冈石窟。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又在洛阳附近的龙门开凿了龙门石窟。北魏时期,北方不少地方都修建了石窟寺。随着时代的变迁,石窟寺的布局和功能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僧人不一定再住在洞窟之内,可以住在附近的寺院建筑内。刻在石崖上的佛像,则称为摩崖石刻,重庆的大足石刻就是一个好例子。
实物书展示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