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作者: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定价:
¥58.0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作者: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定价:
¥280.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作者:钱海岳撰
定价:
¥980.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作者:(梁)沈约 撰
定价:
¥360.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作者: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定价:
¥510.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作者:[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定价:
¥298.0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作者:杨镰主编
定价:
¥298.0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作者:[元]脱脱等撰
定价:
¥540.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作者:贾庆超等
定价:
¥0.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作者: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定价:
¥45000.00
唐朝不止有荔枝
盐与铁,看似寻常的民生物资,如何深刻影响大政决策?
王夫之盖戳认证的宋朝两大罪臣,一个当然是秦桧,另一个竟然是他
成语典故丨哲理性与形象性的统一——试论《聊斋志异》的寓言
增补最新考古成果,经典唐代生活史著作重磅升级
这一卦几乎涵盖了《周易》的全部易理与美学
孔子不姓孔?一文读懂古人的姓和氏
中华书局这20种哲学好书,大促来了速入手
中华书局五月新书单
中华书局七月新书单
想象力: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暗流
发布时间:2025-08-12 15:30:52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学渝
作者从今人熟悉的现代科技视角解读古代典籍,打通古代文学与现代科技的桥梁,让文学插上了科技想象的翅膀。
中国古代典籍,自唐以来依据内容被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这与今天我们根据学科的图书分类法大不相同,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有“自然科学”这一项。
中国古代当然不可能没有科学,与中国古人的科技意识、思维、需求与想象有关的知识大多被归入古代的子部典籍。赵运涛的《中国古代“黑科技”》正是这样一部以子部典籍为主要探究对象,揭示中国古代科技想象力的图书。
这是一本脑洞大开的讨论中国古人有关科技的奇思妙想的书,书中提及了四类中国古代“黑科技”:
第一类,纯想象。唐沈既济《枕中记》中可以让人进入虚拟梦境的“青瓷枕”、明吴承恩《西游记》中自动锁定并套住目标的“金刚琢”以及遇到威胁可以自我防护的“五彩仙衣”、清魏文中《绣云阁》中可以释放黑烟迷幻敌人的“毒草窝”……还有神魔小说中各种具有隐身功能的物件,如《清异录》的“坤灵扇子”、《江淮异人录》中的“隐形刀”和“方巾”、《聊斋志异》中的“隐身衣”、《小豆棚》中的“隐身金丹”、《益智录》中的“隐身伞”、《抱朴子》中的“隐身符”、《西洋记》和《升仙传》中的“隐身草”、《小八义》中的“避法冠”,等等。
第二类,将写实之物嫁接到别的领域所产生的想象。如唐李亢志怪小说《独异志》和唐刘肃笔记体杂史《唐新语》记载的“摩顶松”具有报时功能。自然界中的确存在具有报时功能的动物和植物,前者如鸡打鸣,后者如攀缘灌木使君子,外号“报时花”,它的花朵会根据时间的不同从白色、粉色、红色,最后变为深红。
第三类,对域外真实科技的想象。如清吕熊小说《女仙外史》记载的暹罗国“火浣绒”,即火浣布,这是一种由石棉纤维制成的布,具有防火功能。《中国纺织通史》记载了元代开采石棉、提取纤维并制作布的方法。晚清吴趼人科幻小说《新石头记》对国外“地底火车”的描述,实为地铁。而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大都会铁路于1863年在英国伦敦开通。
第四类,写实。古代存在的发明,如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所载的透光鉴、明《武备志》中的“火箭筒”“地雷”、《墨子》所载凿穴之法、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里的水雷“混江龙”、明《诸器图说》里的自行车、清初《虞初新志》里记载的双轮自行车、《晋书》记载的记里鼓车、晋崔豹《古今注》《宋书》《宋史》记载的指南车……这些技术虽然存在,但有的物件今人已不清楚其原理,引发了众多复原研究。
作者用打通古人精神与今人生活的方式,不仅为读者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股未曾被大众注意的“暗流”——想象力,更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古人科技想象的世界,包含仿生智能技术、影讯技术、高能武器、智慧家居、日常生活技术、智慧出行技术等六大科技系统。
读者会在书中看到:清代小说《绣云阁》中的“照云宝镜”、《西游记》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与现代远程监控技术同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描述的可以随意切换冷热水的插有铁锥的石壁与现代饮水机同框,五代王仁裕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中的“记事珠”与现代优盘同框;也能看到《隋书》中杨广命木匠制作的带机关可移动好友人形木偶与现代情感陪伴机器人类比,《封神演义》中的“落宝金钱”与现代电磁脉冲武器和电子战类比,《子不语》中姚剑仙的宝剑与现代科幻电影中的激光剑类比……虽然,有的出自奇幻文学,有的出自奇闻轶事,但背后体现的古人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与今人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是相通的。
作者从今人熟悉的现代科技视角解读古代典籍,将读者的目光从这些传统典籍原本所具备的教化意义,转向其背后所体现的古人想象力,成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技想象力这股暗流带到读者面前,可谓是打通古代文学与现代科技的一架桥梁,让文学插上了科技想象的翅膀。
《中国古代“黑科技”》
,赵运涛 著,中华书局2025年出版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