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作者: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定价:
¥58.0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作者: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定价:
¥280.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作者:钱海岳撰
定价:
¥980.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作者:(梁)沈约 撰
定价:
¥360.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作者: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定价:
¥510.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作者:[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定价:
¥298.0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作者:杨镰主编
定价:
¥298.0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作者:[元]脱脱等撰
定价:
¥540.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作者:贾庆超等
定价:
¥0.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作者: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定价:
¥45000.00
读“四大名著”,为什么要读名家的点评|金圣叹对《水浒传》词语“神经质”的关注
为何我将主书名改为“何鲁之死”丨编辑手记
一部命运多舛的史书,何以成为正史整理的典范之作?
一首“落花诗”引发的血案
在春光灿烂的周末邂逅《一个人吃饭,也要好好吃》
困困困困困困:世界睡眠日,古人邀你大睡特睡!
春秋之前,有诸侯敢称王吗?
《传习录百句(口袋本)》里的那些配图“小心思”
中华书局二月新书单
今天我们如何读《资治通鉴》丨通识名家讲座
文史知识丨葛晓音:说《敕勒歌》
发布时间:2023-05-31 15:52:03
来源: 文史知识
作者:葛晓音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歌在《乐府诗集》的《杂歌谣辞》中,郭茂倩引沈建(约为唐末宋初人)的《乐府广题》解释此歌的来历说:“北齐神武攻周玉壁,士卒死者十四五。神武恚愤,疾发。周王下令曰:‘高欢鼠子,亲犯玉壁,剑弩一发,元凶自毙。’神武闻之,勉坐以安士众。悉引诸贵,使斛律金唱《敕勒》,神武自和之。”并指出“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分裂为东、西魏以后,与南朝成三足鼎立之势。后来被追尊为北齐神武帝的高欢在任东魏大丞相时,坐镇
晋阳,打算以河东为前哨,消灭当时以长安为首都的西魏。
但西魏军队于 537年进入河东,其东道行台(尚书台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王思政在峨眉原北缘的险要之处修筑玉壁城(今山西稷山南六公里),并移驻玉壁,玉壁城遂成为一处居高临下的军事重镇。
高欢于 542年冬结营四十里,包围玉壁。
由于玉壁城易守难攻,士卒死伤众多,高欢只得撤兵。
546年高欢再次率军十万围攻玉壁,五十多天里使用了各种战术,苦攻守城的几千西魏士卒,最后因东魏军队伤亡病死七万馀人,仍然无功而返。
这场大战史称“玉壁之战”,对于西魏力量的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高欢回到晋阳后,愤怒发病。
因西魏谣传其中箭将亡,于是勉强坐起召集诸贵族,令斛律金唱《敕勒歌》。
这段历史见《北齐书》卷二“神武下”,但《乐府广题》所说“周王下令”及其内容则不见《北齐书》和《北史》记载,史书仅称“是时西魏称神武中弩”。
“周王”应指实际控制西魏政权的宇文泰,其子后篡西魏为北周。
所谓“下令”之说或是民间传闻。
敕勒是欧亚大陆古代民族,属于寒温带森林渔猎游牧部落,又称赤勒、铁勒等等,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汉朝击败北匈奴以后,逐渐南移到中国西北广大地区。四世纪中叶,生活在阴山一带的敕勒人大都已鲜卑化,所以这首歌唱敕勒的牧歌原来是用鲜卑语唱的。歌词的作者和译者无法考知,从史传所载“神武自和之”来看,这首歌在当时流传已久,高欢也很熟悉。
《乐府诗集》对“杂歌谣辞”的定义是:“言者,心之声也。歌者,声之文也……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又引《尔雅》说:“徒歌谓之谣。”则歌谣是不配乐的歌唱。虽然作歌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至于发乎其情则一也”。因此,歌谣的作者往往不一定是专业的诗人或乐人,而是出于民间歌者最自然的心声。这是理解《敕勒歌》的基点。
歌词开头说“敕勒川,阴山下”,所点出的地理位置,目前专家还有争议。有的认为敕勒川在山西的朔州、宁武一带;有的认为在内蒙古阴山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大黑河流域和包头昆都仑河流域;有的认为在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即包头的土右旗大部和呼和浩特的土左旗小部分。其实今人读此歌不必如此拘泥于某个具体的地点。从地理背景来看,阴山是内蒙古中部绵延一千二百多公里的一条大山脉,由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山体断续相连。从历史背景来看,阴山又是中原农耕民族和漠北游牧民族的长期争战之地,因此古代尤其是汉唐诗歌中提到阴山,便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地方。因而与之相对的敕勒川也同样是一个有其独特文化内涵的地名,川的本义是河流,但也指山间或高原上平坦的地带。加上“敕勒”二字,令人联想到的是敕勒族世代在此生息的一带平川,其中包含着敕勒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作为游牧民族的敕勒人歌唱自己的家乡,最自豪的是这辽阔壮丽的草原,因而首二句敕勒川与阴山相对,便在眼前展开阴山横亘天边、川原一望无际的广阔天地,自然引出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的比喻。穹庐是北方游牧民族习常居住的圆顶毡帐,“穹”字意为中间隆起的圆拱形,“庐”意为简易的房舍,穹庐类似今人所称“蒙古包”。这一比喻首先妙在取喻真切,在大漠、草原等开阔地面上仰视天空,只见蓝天与平野在地平线相接,确似圆盖笼罩着大地。但“笼盖”二字不但没有空间压缩之感,反而更反衬出四野的广漠,这是只有长期生活在大漠、草原上的人们才有的视觉感受。其次,穹庐的比喻还妙在取喻现成,喻象来自草原民族的日常生活居处。因而“穹庐”虽然只是比喻,但与草原的环境融合无间,于是一个比喻便画出了天穹下的大草原散落着一顶顶白色圆形毡帐的鲜明图景。虽然巧妙,却同样是出于民族歌手最朴素的切身体会。
“天苍苍,野茫茫”是再次赞美天地的寥廓。“苍苍”在此处兼有深青色、茫无边际的两层含义,也为形似穹庐的天空渲染了湛蓝的色彩。“茫茫”指广阔、深远、空旷。这里与“天”相对映,两个叠词相互生发,更是将空间开拓到极限。同时“苍苍”和“茫茫”又是一对押韵的叠字,这就使叠字带来的流利声调又增加了和谐的节奏感,与歌手的心声韵律一致,唱来更加动听。歌手的视野最后由远及近,从苍茫的远景移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近景:长风吹过,草浪低伏,原来掩映在深草中的牛羊群显露出来,不但见出敕勒川水草的丰美,更显示出这片天地山川中无限的生机,为整首歌曲所展示的空远境界增添了动趣。像这样全篇写景的歌谣,在北朝乐府民歌中极为罕见。尤其是诗中虽未写人,却恍然可见敕勒歌手正面对大草原放声高歌的粗犷形象和豪放情怀,听到他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敕勒川的天地之间。
这首歌谣千百年来成为北朝乐府民歌中传诵最广的名篇,原因在于境界苍茫浑朴,歌辞不假雕饰,纯出于自然心声,却又具有极高的概括力,寥寥几句就写出了北方草原无限壮美的典型风光,后世描写游牧民族风情的诗篇难以超越。正如金代诗人元好问所评:“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敕勒歌》之所以是绝世之作,就在其出自天然。而一首歌谣能使中州万古的英雄气概也凝聚到阴山敕勒川,更可见其艺术魅力还在于唱出了从中原到大漠各英雄民族热爱家乡的慷慨豪情。
——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23年第5期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