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超家附近的小公园里有个角落。7年前的一个夏夜,他发现那里有些许星星点点,走近一看,几只萤火虫在上下飞舞。他从初中就离家住校,后来远赴上海求学、工作、成家,没想到再次见到儿时乡间田野里随处都是的“玩伴”,倏忽已近三十年。
萤火虫继续扑闪着黄绿色微光,王宏超的乡愁却被点燃。此后,一看到与萤火虫相关的诗歌、小说、历史记载等,他都记录下来,然后写成一篇文章,谈古人生活世界中的萤火虫。
沿着萤火虫,王宏超又写了夏季令人厌恶的蚊子。再加上之前写过虱蚤与搔痒的文章,他发现这几种“微虫”在古代记载中最为常见,背后关联的文化、思想、观念也极其丰富,于是将几篇文章汇集成新书《人间小虫》。
这也是继《古人的生活世界》之后,王宏超对古代生活史的继续探索。如今已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的王宏超,主要研究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国美术史,这几年他转变研究重心和思路,从微观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审美文化,“当我们的目光投射到一个细微的人、事、物之上时,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