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作者: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定价:
¥58.0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作者: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定价:
¥280.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作者:钱海岳撰
定价:
¥980.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作者:(梁)沈约 撰
定价:
¥360.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作者: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定价:
¥510.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作者:[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定价:
¥298.0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作者:杨镰主编
定价:
¥298.0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作者:[元]脱脱等撰
定价:
¥540.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作者:贾庆超等
定价:
¥0.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作者: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定价:
¥45000.00
读“四大名著”,为什么要读名家的点评|金圣叹对《水浒传》词语“神经质”的关注
为何我将主书名改为“何鲁之死”丨编辑手记
一部命运多舛的史书,何以成为正史整理的典范之作?
一首“落花诗”引发的血案
在春光灿烂的周末邂逅《一个人吃饭,也要好好吃》
困困困困困困:世界睡眠日,古人邀你大睡特睡!
春秋之前,有诸侯敢称王吗?
《传习录百句(口袋本)》里的那些配图“小心思”
中华书局二月新书单
今天我们如何读《资治通鉴》丨通识名家讲座
出版机构新品牌新书系 瞄准哪些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5-04-25 13:49:28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作者:
“中华学术·有道”丛书已出部分品种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聪聪
近年来,出版机构在产品布局上品牌化矩阵化趋势显著。新的子品牌、新书系,也直接透露了出版机构重点发力或者深耕的方向。两年来,出版机构有哪些新品牌、新书系诞生?这些品牌、书系主要瞄准哪些赛道?产品布局新动作背后,彰显着哪些阅读需求变化?哪些领域将成为内容产业的“新蓝海”?
●学术出版
集聚作者内容资源 助推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
■孟庆媛(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编辑一部副主任兼《文史》编辑部副主任)
布局动态 中华书局近两年推出“中华学术”系列丛书,目前包括“中华学术·有道”“中华学术·近思”和“中华学术译丛”三条产品线。定位上,“有道”所收各书俱为人文社科类名家代表作,“近思”则专攻中青年学者前沿力作,“译丛”顾名思义,系针对海外中国学优秀成果的打捞。目前“有道”已初具规模,“译丛”正稳步推出,“近思”则会从2025年年中开始发力。
中华书局的学术出版从历史上来说,其实和古籍出版一样悠久,也有自成一体的传统,特别是在20世纪名家的全集、著作集,以及近代学人日记、年谱长编等方面,但总的来说,以资料性图书见长,以项目成果为多,在学术前沿与市场化两方面做得不太够。另一方面,面对竞争激烈的学术社科类图书出版市场,书局的学术出版常年与古籍出版按照学科分类合并运作,前者更多地还是作为后者的“附属品”存在,缺乏主动策划。2017~2018年,我们重组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一方面集中力量攻坚重大项目,比如《复兴文库》;一方面集中书局几乎所有学术著作资源集,力争社会效益最大化,探索与市场对接的路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没有主动策划,没有宣传推广,就是坐以待毙。经过数年酝酿,2023年,我们推出“中华学术”系列产品线,力争以十年之功,使中华书局的学术出版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子品牌/书系调性解读 “中华学术·有道”是系列丛书中最早推出的产品线,目前初具规模。这套书致力于集结1978年以来研究中国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名家名作,期待丛书能够凝聚深厚的学术思想,体现高明的研究方法。
“有道”丛书目前已推出近20种,2024年发货累计超400万码洋,我们期待它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书局学术出版的看家书。已出品种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田余庆名作《秦汉魏晋史探微》。这部论文集自1993年首次出版以来,收入“有道”前30年间,推出过3个版本,累计5万册左右销量。作为学术论文集,这个成绩已相当不易。但2023年列入“有道”丛书再版后,短短两年不到就重印5次,累计销量2万余册。由此可见丛书的规模效应对经典作品销售有进一步的带动作用。
在内部,我们还是比较少用品牌这个词,因为事实上“中华书局”已是头部品牌,但凡购书注重品牌的读者,都会对中华书局品牌或多或少有一定认识。系列丛书,还是从中华书局这棵参天大树上自然生长起来的。
作为头部出版社,我们其实手握一大批优秀的学术著作资源。如何让这些优秀的作品成群结队发挥规模效应,或者进一步深挖选题的核心价值,是我们近年来探索的主要方向。比如,“中华学术·有道”目前的核心选题资源还是书局过去30年出版过的品种,这些书当年出版时,作者可能尚未成名成家,但经过几十年大浪淘沙,站在今天这个历史时刻来看,已经成为经典名作。要承认的是,对于绝大部分严肃的学术著作来说,哪怕再怎样“深挖”“包装”,受众始终有上限。如果一本两本零散地推出,很快就会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图书市场,因此,我们将其聚拢到一处,形成规模,彼此带动。此外,我们严格把关编校流程,力求将“有道”版做成各书的“定本”。
“中华学术”系列丛书现有的3条产品线,定位不同,内容来源和产品形态也有所区别。比如“中华学术·有道”,目前我们主要依托书局既有资源,一个个选题梳理探讨,一个个作者联系续约。但其实哪怕这样笨拙的工作,过去我们的重视都很不够。很多资源与版权,随着编辑的调动、离职,就断了,后来人想要挨个儿续上,没那么简单。
至于另外两套丛书,选题则属于从无到有的新创,某种程度上对策划能力的要求更高。书局在海外中国学的出版方面其实有很悠久的历史——我们曾经拥有可能是全国最早的“汉学编辑室”,不过坦率地讲,“中华学术译丛”设立的初心,还是要整合现有资源。目前丛书推出了3种,收获了相当不错的豆瓣口碑,而且也都陆续开始重印了。至于“中华学术·近思”这套中青年学者前沿学术力作,正在最后的孵育期,年中即将陆续上市,接受读者检验。
经验分享 老牌名社涵育新品牌新书系,当如老树出新枝,既深植传统沃土培育学术根基,又动态捕捉学界潮声与市场风云,在文脉传承、思想创新、读者需求的三维坐标系中不断校准发展方位。
……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