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在先秦时期滥觞、两汉时期萌芽,到了魏晋时期真正形成,此后又随着社会时代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其体制和风格也不断演进。大体说来,其流变过程可以划分为魏晋、六朝、唐五代、两宋、元明、清代等几个阶段,具体说来主要是经过了形成、鼎盛、变革、衰落、复兴的曲折过程。
1、魏晋 ——骈文的形成期
魏晋时期,重点是曹魏至西晋时期,虽然世积乱离,风衰俗怨,但是思想空前解放,人们对文学性质特点的认识有了划时代的变化。鲁迅先生指出:“用近代的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而已集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种“自觉”首先表现在“诗赋欲丽”(曹丕《典论 ·论文》)的认识,进而扩展到整个文坛之上,形成崇尚华丽的辞采、追求文学形式美的文风,最后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各种文体都走向骈化,直接促成了以四六句式为主的骈体文的产生,此时骈文的基本特征是在追求精美的同时,也保持着通脱之气。首先是曹魏时期的骈文作家因为受“建安风骨”的影响,虽然追求骈俪,但是清俊之风犹存,不仅诗歌生成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文心雕龙 ·时序》)的风格,骈文也不凝滞于对偶,而是以散带骈,气势清俊疏畅,虽多双行骈偶之句,但无滞涩不畅之弊。如曹植《与杨德祖书》:“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主体上以骈语行文,但由于采取以散带骈之法,所以行文明切自然,气势流畅,带有潇洒自如的“魏晋风度”。但是到了西晋,骈文追求绮靡的趋势特别突出,主要趋势是讲究对偶,追求工丽与辞采之美。刘勰说它“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文心雕龙·时序》)。刘师培说是“西晋以降,由简趋繁”,都把握住了这一点。
2 六朝 ——骈文的鼎盛期
3、隋唐五代 ——骈文的变革期
4、 两宋 ——骈文的继续变革期
5、元明 ——骈文的衰落期
6、清代 ——骈文的复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