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
作者:楼宇烈,傅首清主编
定价:
¥58.00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辽史--全五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作者:脱脱著 刘浦江整理
定价:
¥280.00
南明史(精装本)
南明史(精装本)
作者:钱海岳撰
定价:
¥980.00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平装本)
作者:(梁)沈约 撰
定价:
¥360.00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魏书—(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
作者:魏收著 何德章,冻国栋修订
定价:
¥510.00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史记--全五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精
作者:[汉]司马迁撰 陈曦、王珏、王晓东、周旻译
定价:
¥298.00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全元词(全三册)--中国古典文学总集
作者:杨镰主编
定价:
¥298.00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金史(全八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
作者:[元]脱脱等撰
定价:
¥540.00
邹鲁文化研究
邹鲁文化研究
作者:贾庆超等
定价:
¥0.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明实录 附校勘记(183册)布面精装
作者: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黄彰健校勘
定价:
¥45000.00
50年大树被连根拔起,蒲福表12级风和李淳风的8级风,哪个更强?
除了纪念屈原,这些有关端午的冷知识你都听说过吗?
古人怎样称呼“你我他”?
出版机构新品牌新书系,瞄准哪些新赛道?
中华书局四月新书单
从顾恺之到近代画派:山水画源流
看懂《西厢记》,你可能需要破解这些密码
中华书局五月新书单
中华书局这20种哲学好书,大促来了速入手
备受关注的这套书,简体横排本要来了!
《故宫掌门人1925-1949》:宫殿珍宝、文化传承与博物馆的动态书写
发布时间:2025-07-09 14:55:1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若明
《故宫掌门人1925-1949》:一座宫殿的往事,一部文化守护史。
《故宫掌门人1925-1949》
《故宫掌门人1925-1949》是2025年出版的一部关于“故宫何以成为故宫”的力作,通过七位故宫守护者的境遇,阐释了故宫如何从明清皇家宫殿走向大众视野,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是故宫人与物的动态书写史。
故宫不仅是艺术臻萃的历史空间,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故宫宫殿的新建与空间转型谈其功能的转变;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中的坚持;第三部分以时代的变化为背景,论述了故宫的发展与走向。
一、从皇权居所到公共空间:故宫宫殿的转型
自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门匾挂上,故宫从紫禁城之帝王私人空间,开始真正走向大众视野,成为中国重要的博物馆。
书中序章部分提及,尽管一些清朝宗室等保皇党持以反对和批判,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由京师警察厅下令执行将皇帝驱逐出宫通常被认为是辛亥革命的一部分。也正是基于此,皇权笼罩下的宫殿居所完全脱离私有空间的限制,转向对民众开放的公众空间。
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
历史的每一个瞬间的转变都不是突发的偶然,其背后是群体的参与和社会层面反响的共同书写。从公元1420年明代永乐大帝建成紫禁城,到1924年清代溥仪的离宫,作为皇室居所的紫禁城在过往的500余年中,成为封建社会皇权中心的同时,也成为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各类艺术精华的建筑空间。
在故宫宫殿从皇权居所到公共空间的转型期,清室善后委员会承担了重要工作,其组织条例草案,特别是在1924年11月颁发的文书中,强调了对于故宫相关文物的清理及公产化,并强调历经五百年的宫禁也将一律开放。
《故宫掌门人1925-1949》内页
在相关工作执行中,书中还写到具体而繁复的清点过程,如以宫殿为单位,从入门左侧起,将物品逐一编写序号,依序记录。今天我们在故宫博物院看到的“千字文”编号,如乾清宫为“天”、坤宁宫为“地”,正是沿用了当时善后委员会的惯例。
1925年10月10日,故宫神武门挂起第一块匾额“故宫博物院”。故宫是文化遗址,作为博物馆的故宫应是一种转型和新生。
二、战争年代的使命:守卫故宫与文化传承
在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如何守卫故宫也是故宫博物院面临的严峻问题。1926年,北京政变期间,曾让溥仪离宫的冯玉祥国民军撤出北京,奉军和直鲁联军进入北京,对于刚刚成立的故宫博物院,其不仅期待派兵接收,更是让故宫腾出空间,以供部队驻扎使用。
在内忧外患、时局动荡的时刻,庄蕴宽先生通过各种方式,多方斡旋,坚决阻止了直鲁联军进驻故宫,并和汪大燮、颜惠庆等人尝试发起组织“故宫博物院维持会”,并在后期通过《故宫博物院维持会暂行章程》。
1926年10月,奉天军队入驻京师,再次要占用故宫,为抢占皇家宫殿珍宝,甚至不惜下令夜闯故宫“借宿”。在此危难时刻,庄蕴宽迅速下令护宫人员严加把守,坚决抵制军队进驻,防止故宫珍宝被抢夺,也保护了故宫建筑免遭破坏。
随后的时间中,“九一八”事变,日军全面侵华,故宫博物院马衡馆长等相关工作人员肩负起文物的保护工作,又开始了详尽的点收、装箱等“文物南迁”“文物西迁”等细则事务,全面进入守护的历史阶段,以期战后更好地重返故宫,回归社会与民众。
《故宫掌门人1925-1949》内页
三、动态书写史:故宫的人与物
故宫博物院,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有空间,而是在时代发展下,人与物的一部共同的动态书写史。早在1934年,英国政府为纪念前英皇乔治五世登基25周年筹备系列庆祝活动,邀请中国加入1936年在伦敦举办的国际美术展览会。
时任故宫博物院第二届理事会理事的蔡元培和王世杰等先生在理事会中积极讨论关于故宫博物院书画、金石、陶瓷等珍宝运送伦敦举办中国艺术展览会的事宜,并强调了安全问题。展品的选择由中英双方专家协商甄选,最后选出古物1022件参展,瓷器和青铜成为英方最偏好的展品,展览成功举办后,所有文物顺利返回中国。
对于国家外交、中华文化海外宣传、中外艺术交流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参与,书写时代发展中新的故宫史,成了一代代故宫人的使命。《故宫掌门人1925-1949》一书中记载的那些战火纷飞、艰难时局下的故宫博物院的人与物,呈现的不仅是故宫何以成为故宫,更是故宫的责任与初衷。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