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中华经典通识”丛书拟出版50种。大家写“小书”,丛书立足大众,致力于把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融于经典解读中,传授“真知”也传递人生智慧。历史学家、上海师范大学虞云国教授形容,这套读物犹如桥梁、指南针和门径。
比如,大众多从影视改编作品熟悉《水浒传》,而对其文化背景和内在意蕴多有不知,如梁山水泊真有其地吗?水浒故事真有其事吗?为什么说“少不读《水浒》”?鲁智深不恪守清规戒律,为何还被赞为“佛”?吴兆路在《〈水浒传〉通识》中用通畅浅近的语言,解读《水浒传》历史原型、成书脉络等,从有的读者为何喜欢鲁莽的李逵而不喜欢忠义的宋江,到招安结局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进行了多视角分析,达到浅者浅得、深者深得的效果。
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认为,这套学术普及著作“未来有望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助力受众将经典读透和读薄。”读经典,打开求知的格局,正在于引导大众用交叉视角去理解文本。
《四书通识--中华经典通识》、《<孙子兵法>通识--中华经典通识》、《<山海经>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黄帝内经>通识--中华经典通识》、《<水浒传>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比如,兵书《孙子兵法》揭示战争规律,奠基中国古典军事理论,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军事著作中独占鳌头,在全球也备受推崇。然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这部“古代第一兵书”却不主张打仗,反而主张慎战,乃至不战,积极倡导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