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下午,由中华书局、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办的“《十三经注疏》校订本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56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中华书局、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论证,会议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刘玉才主持。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俞国林、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程苏东分别致辞。俞国林回顾了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与中华书局之间深厚的学术渊源和密切的学术联系,梳理了《十三经注疏》刊刻、整理的历程,展望了实施“《十三经注疏》校订本”工程的必要性和工作目标,希望各位专家建言献策。程苏东对中华书局学术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指出在新时代推出“《十三经注疏》校订本”得天时、地利、人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将全力支持中华书局的工作。随后,中华书局哲学编辑室主任朱立峰介绍了中华书局编辑团队对校订本工程的具体规划以及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讨论环节,刘玉才、程苏东、傅刚、张丽娟、马楠、李霖、李畅然、李峻岫、郜同麟、张学谦、杜以恒、张鸿鸣、石玉、孟庆媛、王雨柔等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围绕深度整理《十三经注疏》的意义和目的、《十三经注疏》现有整理本存在的问题、各经底本和校本的选择、标点校勘思路的确立、经注疏缀合方式的调整、历代校勘及研究成果的取舍、《经典释文》附入形式的处理、各经注疏书名及点校体例的统一、具体工作流程及完成期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最后,刘玉才、俞国林对会议进行总结。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推出一套可靠的、能够为读者广泛利用征引的《十三经注疏》校订本,是学术界和出版界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