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馨宇
每年暑假,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上海书展,这是属于书业人的集体记忆,更是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2022年,在疫情的艰难过渡期,上海书展迎难而上,以有故事的场景、新体验的阅读引导读者走进如常的生活,18岁的上海书展“虽迟仍至”,在2022年年末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一道有温度的文化风景线。2023年,上海书展如约而来,以更创新的姿态,更扎实的举措,更充沛的热情,打造这场全上海乃至全中国的做书人、读书人、爱书人的盛大聚会。
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参观上海书展, 并殷切寄语,“上海要认真打造好上海书展这张文化名片”,“要让上海书展真正成为服务全国的文化大平台”,这为上海书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23年,19岁的上海书展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更加坚定。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表示,今年,在经济社会已经稳步恢复的情况下,上海书展更要抓住时机,进一步提升上海书展的规模、人流量、效益比、影响力,把文化消费带动起来,充分彰显“上海文化”的强大韧劲与生机活力。
三进步、四首次,再升级
据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今年上海书展最大的特色是3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提升服务全国能力。面向全国开放办展,在呈现优质沪版图书基础上,引入更多更好的国内精品阅读内容,满足广大市民读者阅读需求。二是进一步提升空间利用能力。实施主会场空间挖潜,整合无效面积、提升展位效能,统筹好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场地资源。三是进一步提升书展品牌影响力。办好主会场活动,打造特色分会场、阅读分会场,线上线下阅读联动,营造“书香满城,全民阅读”氛围。
上海书展的3个“进一步”展现出了其对3年疫情后首届上海书展的诚意与十足的准备,而出版商们也回馈了极大的热情。据初步统计,今年将有近300家出版商参加上海书展,其间将举办约850场活动。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今年有4个“首次”的活动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首次引入由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国出版集团第14届读者大会暨‘书香中国’上海阅读论坛”,罗平汉、葛剑雄、许宏、莫砺锋、朱嘉明、陈劲、曹文轩、樊登等作家学者将以访谈、演讲等形式,与读者共同分享阅读之美。
二是首次引入中国作协主办的“行进的风景2023——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杨志军、熊育群、陆天明、李凤群、毕飞宇、欧阳黔森、小白等作家将以对谈形式进行作品分享。
三是首次推出数字融合出版全国精品展。上海书展将在现场展示书展参展单位近几年推出的30余种数字融合出版精品。
四是首次举办2023上海书展行业高峰论坛。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上海书展将邀请中央宣传部领导以及中国出版业的领军人物出席“2023上海书展行业高峰论坛”,聚焦“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出版人的使命”主题,共同探讨出版业在新时代新征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发展思路和应有作为。
主题特色,书展奏响主旋律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国上下迅速掀起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今年,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3上海书展将以此为重点,进一步凸显主旋律,集中展示、重点推荐全国各地精心策划的优秀主题出版物。
据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书展主会场入口展馆序厅以主题雕塑及周边展区为载体,集中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著作及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图书、党的二十大系列文件和重点图书,以及《复兴文库》和上海出版界获评中国出版政府奖、“五个一工程” 奖以及入选“中国好书”的出版物等,充分展示上海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的主题出版业绩和全民阅读成效。
同时,各参展单位也将根据自身特色,重点展销主题出版物。中国出版集团将重点展陈《百年革命家书》《伟大的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红色气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十讲》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将重点展陈《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高质量发展与强国建设论丛》《民心政治:生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千里江山图》等;今年上海书展的主宾省四川将重点展陈《红船》《中国故事到中国智慧》《印记·征程——我们这 70 年》《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等,在展场内奏响主旋律。
跨界融合,集中展示新业态
今年上海书展首次推出数字融合出版全国精品展,展示参展单位近年推出的数字融合出版优秀项目。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融合发展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上海书展策划“2023上海书展序厅数字融合出版精品展”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是国家战略亦是现实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组织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的通知》。2022年,中央宣传部首次就出版融合发展领域专门发布政策文件,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达12762.64亿元,同比增长8.33%,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数字融合出版精品展区在内容安排上充分体现“贯彻国家战略,促进数字出版,提升全民阅读”的基本定位。一是突出国家战略,体现发展趋势。从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出发,与序厅的主题雕塑相呼应,展现数字化对于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和广阔前景。二是促进数字出版,突出重点成果,聚焦数字出版的新型主体、新型业态、新型消费模式,采用“以小见大”的展陈方式,突出数字出版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三是提升全民阅读,丰富体验场景,体现数字化背景下全民阅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趋势,突出以人为本,展示广大读者获得的数字化新场景和新体验。届时,20余家出版单位的数字出版融合出版精品将在现场从“精彩内容”“跨界融合”“丰富场景”3个角度向广大读者呈现。
全城造势,17“才子”显身手
特色分会场是放大书展影响力、营造书香上海浓厚氛围的重要环节。上海市16个区以及临港新片区都积极响应,结合本区特色,与书展办紧密合作,联合设立分会场。
浦东新区在浦东图书馆开展“数字阅读 开启阅读新体验”主题活动,举办数字阅读体验展,组织亲子故事会。黄浦区在思南公馆思南文学之家以“阅读之光”为主题举办法国纸艺展、新书分享签售会等。静安区在静安嘉里中心以“悦读静安”为主题组织“‘书香飘万家’·最美家庭遇见最美图书”等阅读推广活动。徐汇区在徐家汇书院以“阅读的姿态”为主题,推出“阅读可童心”“阅读可建筑”等系列阅读活动。长宁区在海粟文化广场以“宁惠书香·帆享悦读”为主题组织新书分享发布会。普陀区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区图书馆等地进行“半马苏河,阅享夜读——苏州河书房”暑期特别阅读活动。虹口区在今潮8弄、邮电博物馆等地举办主论坛、诗歌之夜等“国际文学周”重要活动。杨浦区在学悦风咏书社以“生活因书香而精彩”组织主题讲座、读书手账创作大赛等。宝山区在智慧湾科创园以“遇见·童趣”为主题,开展图书文化市集、“魔法真绘玩”等系列活动。闵行区在区图书馆启动“一书一世界”上海书展·闵行夜读周,组织图书展售、图书馆奇妙夜等活动。嘉定区在古猗园推出“行走江南”阅读城市主题系列活动。金山区在丁聪美术馆,以“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主题举办三毛漫画主题展、漫画交流体验等。松江区在人文松江活动中心以“书里的世界”为主题举办阅读讲座,开展手工活动。青浦区在区图书馆开展第十届“上海好童书”巡礼等“在长三角阅读”系列活动。奉贤区在区图书馆以“悦享新江南 啡阅好生活”为主题推出啡阅生活节系列活动。崇明区继续打造“书香瀛洲·名家民宿行”活动品牌,组织作品分享会。临港新片区在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以“‘艺’起来滴水湖悦读吧”为主题,推出文创集市、悦读分享等活动。
上海市16个区以及临港新片区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特色,为上海书展造势,将“全城”“全民”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推动本届上海书展全民阅读更加深入。
遥约三明,跨越山海谱新篇
今年的上海书展重点突出“全国性”,不仅将展区更多地服务于沪外参展单位,还首次将分会场设在跨越半个中国的福建三明,扩大了上海书展的辐射范围。2023上海书展三明分会场暨第17届“书香三明”全民读书月活动将于8月17日~20日在三明市会展中心举办。
为什么是三明?据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上海与三明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毛泽东、周恩来等都在上海与三明从事过革命斗争;三明市沙县特支就是在上海作出设立福建临时省委的决策后成立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10万大军支援三明“小三线”建设,18家上海企业先后迁入三明,1万余名上海子弟援建三明、扎根三明,为三明建市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沪明合作持续深化,2022年上海突发疫情,三明市医护人员驰援抗疫,社会各界自发组织物资运往上海;三明发生洪灾后,上海安排专项资金助力三明抗洪救灾。2022年5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明确了上海市与三明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沪明对口合作再续前缘、再谱新篇。
沪明两地建立对口合作以来,宣传文化领域合作日益紧密,成效显著、成果丰硕。有4家红色纪念馆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结对共建,1家红色纪念馆与中共二大纪念馆结对共建,已在两地联合举办4个红色主题展览,先后2次在上海开展11场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今年5月底,“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三明市红色文创大赛作为第四届上海红色文创大赛分赛在上海同步启动。联合创作的新闻纪录片《沪明往事》获评2022年福建新闻奖一等奖、入围第33届中国新闻奖。
上海与三明双向赋能、双向奔赴,此次上海书展结缘三明更是加深两座城市的联结,成为城市对口合作的又一范例。本届上海书展,三明分会场主题为“跨阅山海 品读三明”, 将采取“1+N+11”筹办方式,即以1个书展为主体,配套举办名家大师讲座、国学课堂等N场特色活动,三明市下辖11个县(市、区)承办系列延伸活动。三明分会场主展馆共设置5个展区,即中心主题展区、“百家万品”图书展区、沪明文创产品展区、“福”文化展区、沪明情深主题展区,上海、福建以及其他部分省份近100家出版社到三明参展。届时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将出席三明分会场部分活动。
经典品牌,形式创新焕活力
每一届的“上海国际文学周”都是读者最期待的活动内容,也是上海书展多年来打造的经典品牌。据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邀请到了包括奥地利作家菲利普·韦斯,西班牙作家洛伦佐·席尔瓦,阿根廷作家和诗人阿尔瓦多·马利纳罗,中国著名作家阿来、哲贵、田耳、索南才让、路内和学者陈福民、骆玉明等在内的近30位大咖,为“上海国际文学周”增色。
今年的重点活动包括以“叙事共同体”为主题的主论坛、在上海邮政博物馆举办的诗歌之夜、在朵云书院·滴水湖店的“在书的世界打开世界的书”等重点活动。此外还有40多场精彩的对谈活动在多个场地进行——包括今年初次亮相的上海展览中心的“思南文学之家·阅读之光”活动区。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多场活动将引入线上直播,让无法到场的读者也能看到精彩的文学对话内容,让上海国际文学周这一经典品牌增添新时代新潮流的活力。
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表示,上海书展将继续用好“上海国际文学周”这一国际化品牌,以更具全球化的视野,为中外作家、学者沟通提供更好的平台,邀请更多中外知名作家到上海谈创作、聊读书,让更多的优秀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将更多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引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