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与文献
注释
[1]周策纵:《红楼梦案》,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2]张三夕、张世敏:《古代文学研究中计量分析的应用与限度——由唐诗宋词排行榜引起的思考》,《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3]尚永亮:《数据库、计量分析与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4]项洁编:《从保存到创造:开启数位人文研究》,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年,第12页。
[5]林淑慧:《台湾历史数位图书馆(THDL)于清治前期采风诗文研究的应用》,项洁编:《数位人文在历史学研究的应用》,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年,第137—155页。
[6]廖学盈:《〈诗经〉的量化研究:发掘兴体诗的隐藏节奏》,第七届数位典藏与数位人文国际研讨会论文,台北,2016年。
[7]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页。
[8]罗凤珠:《唐宋诗词语言知识库的建构动机与方法》,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第21届年会论文,台北,2013年6月。
[9]胡俊峰:《基于词汇语义分析的唐宋诗计算机辅助深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1年,第1页。
[10]赖进贵、王钧慧:《地理资讯系统与数位典藏结合的回顾与展望》,《国土信息系统通讯》2011年第2期。
[11]郑永晓:《以GIS为例看信息技术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应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2]王兆鹏:《建设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平台的构想》,《文学遗产》2012年第2期。
[13]罗凤珠等:《文史地理信息网站建置与文学研究之应用》,数位典藏地理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北,2009年。
[14]杜协昌:《利用文本采矿探讨〈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作者争议》,项洁编:《数位人文研究与技艺》,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4年,第93—120页。
[15]项洁、陈丽华:《数位人文——学科对话与融合的新领》,项洁编:《数位人文研究与技艺》,第10—23页。
[16]严程:《叙事结构的可视化呈现:以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和王安忆〈天香〉等为例》,数字人文:大数据时代学术前沿与探索学术研讨会论文,南京,2017年7月。
[17]徐永明、唐云芝:《〈全元诗〉作者地理分布的可视化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18]项洁、涂丰恩:《导论——什么是数字人文》,项洁编:《从保存到创造:开启数位人文研究》,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年,第9—28页。
点击图片购买《数字人文》,了解更多数字人文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