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被信息大潮裹挟的我们,身体游走于格子间,眼睛迷离于数据流,忙着为色彩饱和、声效拉满的旅拍Vlog点赞转发评论三连,却浑然忘记,就在几步之遥的地方,一树繁花已热热闹闹绽放于枝头。四时变化,就这样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与自然的关系,在心理上日渐疏离,就更谈不上用行动,去和自然万物、和时节流转发生主动联系。
但是,不管科技发展到何种高度,人,始终是自然之子,由信息过载带来的疲惫空虚,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比大自然更好的疗愈师。
是时候主动限制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去重新建立传统与现代、人类与自然的联结了。
《岁时广记》这部记录中国古代岁时文化的经典,可以让身心俱疲的现代人,看到先民是如何在自然流逝的岁月之中,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又是如何以独特的时节为刻刀,为岁月留下一些特殊的印记。
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
《岁时广记》成书于南宋时期,由学者陈元靓编纂。全书以岁时为纲,系统收录了南宋之前中国各地的岁时风俗、民间信仰、物候特征乃至相关诗词典故,反映古人衣食住行、农业生产、市井生活等多个侧面,堪称中国古代岁时文化的百科全书。
书名中的“岁时”,是指一年中的季节、节令及时序变化,既包含自然规律(四季、节气),又融合人文活动(节日、习俗),是古人根据自然规律划分的时间体系。
“广记”,则与《太平广记》之“广记”含义类似,是指该书广采博收,对于此前岁时月令之书,如《三统历》《荆楚岁时记》《周书时训》《唐辇下岁时记》《秦中岁时记》《四民月令》《历书》《摄生月令》《四时纂要》《金门岁记》《皇朝岁时记》《岁时杂记》《杂五时书》《删定月令》《齐人月令》等,多有征引,还涉及众多唐宋笔记小说中的岁时记载,难得的是,该书引用大量已散佚的古籍文献,这些资料,后来都成为研究宋以前社会习俗的重要依据。
《岁时广记》总共四十二卷。今存本缺第六卷,存卷首图说、末卷总载各一卷,正文三十九卷。
卷首图说,通过历代相传岁时图表,从不同角度显示古人对于天时运行的总体理解,并配有文字解说,为以下正文三十九卷之概括。图表共二十幅,包括《月令主属大全图》《春悉备图》《夏悉备图》《秋悉备图》《冬悉备图》《尔雅岁阳》《岁名之图》等。每图配文说明,涉及天象、气候、四季、日月推移交会、星转斗移、阴阳变合消长,以及律吕音声变化等主要内容,是有关天象与岁时图文并茂的显示与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