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大众普及 > 历史
田野图像——北纬34°偏北(精)
一图一世界,一图一时代。从图像中探寻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印记。
¥
158.00
作者: 韩丛耀著
发布日期:2023-05-23
中图分类法:K873
版次:1-1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294 千字 总页数:326 页
ISBN号: 9787101161786
丛书名:
访问量:136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相关图片及视频
精彩章节
北纬34°偏北大致是长安—洛阳一线,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经济最富庶、文化最繁荣的区域。本书选取该区域有代表性的文化图像(如殷墟甲骨、汉代画像砖、清明上河图等),以出土文物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向读者介绍这一区域的典型文化图景,从文物考古、艺术鉴赏的角度,对相关图像作深入解读。全书语言流畅,资料丰富,配有大量精美实物图片,有趣易读。
序北纬34°偏北——地球上的文明带/I 一岩上日暖——刻在石头上的信仰和灵魂/001 二大风起兮——汉的精神气象与图像特质/023 三石铭史诗——星河舞千帆的汉画像石/065 四上河清明——艺术与科学的绝顶辉煌/135 五问天洹上——此中真意,永矢弗谖/157 六洛神意象——不羁不服不弃的奇幻之美/195 七白马驮经——文明的交流互鉴与融合/225 八皇天后土——三千年泥土与水火的交叠印记/257...
展开全文
序北纬34°偏北——地球上的文明带/I
一岩上日暖——刻在石头上的信仰和灵魂/001
二大风起兮——汉的精神气象与图像特质/023
三石铭史诗——星河舞千帆的汉画像石/065
四上河清明——艺术与科学的绝顶辉煌/135
五问天洹上——此中真意,永矢弗谖/157
六洛神意象——不羁不服不弃的奇幻之美/195
七白马驮经——文明的交流互鉴与融合/225
八皇天后土——三千年泥土与水火的交叠印记/257
附录图例索引/284
参考文献/297
后记一意•孤行—田野上的拾荒人/304
收起
岩画、甲骨文、画像石、壁画、瓦当……探寻古老图像中记录的人类文明,体悟图像中蕴藏的古人智慧。
图文结合,带你徜徉在荒漠、田野、山水之间,走进文化现场,感受文化氛围,在最古老的文明遗迹中追寻我们来时的路。
韩丛耀,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所长;泉州华光学院首席教授。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班视觉社会史。从事新闻传播学、图像史学研究与教学四十余年。在国内外发表新闻学、传播学、历史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术论文16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7部、教材5部,其中19部被译成英文、德文、韩文、...
展开全文
韩丛耀,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所长;泉州华光学院首席教授。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班视觉社会史。从事新闻传播学、图像史学研究与教学四十余年。在国内外发表新闻学、传播学、历史学、图像学、艺术学等学术论文16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47部、教材5部,其中19部被译成英文、德文、韩文、日文、马来文等。
韩丛耀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5项,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作为首席专家主持法国、以色列及澳门科研项目4项。曾2次获得中国个人艺术成就最高奖项“中国摄影金像奖”(第8届、第9届),2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7届、第8届),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4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江苏省第1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6项。应邀在法国、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士、南非、瑞典、以色列、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学术访问和讲学。
收起
媒体报道
MORE
韩丛耀:从画像石看古人的庖厨宴饮|田野图像
中华书局大众 2023-05-31
民以食为天,饮食和烹饪场景自然是画像石中不可或缺的。庖厨图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象征性的,构图比较简单,表示庖厨的概念;另一种是写实性的,构图复杂,场面宏大,表现出完整的烹饪过程。在象征性的庖厨图中,烹饪内容只是整个画面的一部分,在写实性的庖厨图中,整个画面都是烹饪的场景。汉画像石中的写实性的庖厨图表现出当时粮食加工及烹饪工艺的具体过程,其中酿酒、豆腐加工、馒头制作、烤肉串等图像,是今天研究汉代饮食制作工艺的珍贵图谱。
图片
微信图片_20230522112608~1
微信图片_20230522112617~1
微信图片_20230522112623~1
微信图片_20230522112629~1
微信图片_20230522112634~1
微信图片_20230522112640~1
微信图片_20230522112645~1
微信图片_20230522112650~1
微信图片_20230522112655~1
微信图片_20230522112700~1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
齐东方著
¥58.00
从三星堆到金沙——中...
黄剑华著
¥76.00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
阿城 著
¥168.00
通鉴纪事本末--全1...
[宋]袁枢撰 杨寄林...
¥718.00
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
¥29.00
图文中国史
樊树志著
¥99.00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江晓原著
¥42.00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
张经纬著
¥49.00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
于赓哲著
¥58.00
顾随和他的弟子
赵林涛著
¥45.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