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古籍整理 > 语言文字
佩觿释证--中国古代语言学基本典籍丛书
构建楷书文字理论体系 辨析形近易混正俗字形
¥
58.00
作者: [宋]郭忠恕撰 张学城释证
发布日期:2023-03-03
中图分类法:H12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版式:繁体横排
千字数:300 千字 总页数:440 页
ISBN号: 9787101160413
丛书名:中国古代语言学基本典籍丛书
访问量:251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相关图片及视频
《佩觿》是分析汉字形体演变规律、辨析和规范文字的工具书,共分为三卷。上卷是关于文字学的理论概述,中、下两卷则对774组形近易混字进行辨析,对文字学研究、辨字识义、阅读和整理古籍都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明嘉靖六年(1527)孙沐万玉堂刻本为底本,以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张士俊泽存堂本为对校本,进行点校;由于原文理论知识艰深难懂,文字生僻,特加释证,方便读者使用。
前言
凡例
佩觿卷上
佩觿卷中
平声自相对
平声上声相对
平声去声相对
平声入声相对
佩觿卷下
上声自相对
上声去声相对
上声入声相对
去声自相对
去声入声相对
入声自相对
辩证
郭忠恕相关史料
题新刻《佩觿》后
附录一
《经典释文•序录》(节选)
《颜氏家训•书证》
《分毫字样》
附录二
音序索引
笔画索引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构建楷书文字理论,提出“三书说” 《佩觿》上卷是继《说文•叙》之后第一篇系统的文字理论著作,首先提出了“三书说”,打破了传统说法,并阐释了三十四种文字现象。《说文》重点分析篆书,而《佩觿》则重点分析楷书。 ☆辨析形近易混字形 不管是阅读古籍还是整理古籍,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关注一些形近易混字。《佩觿》中、下卷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总结了774组形近易混字。 ☆增加精当的释证 《佩觿》上卷...
展开全文
☆构建楷书文字理论,提出“三书说”
《佩觿》上卷是继《说文•叙》之后第一篇系统的文字理论著作,首先提出了“三书说”,打破了传统说法,并阐释了三十四种文字现象。《说文》重点分析篆书,而《佩觿》则重点分析楷书。
☆辨析形近易混字形
不管是阅读古籍还是整理古籍,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关注一些形近易混字。《佩觿》中、下卷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总结了774组形近易混字。
☆增加精当的释证
《佩觿》上卷理论艰深,用典极多,普通阅读障碍较大;下卷文字言简意赅,概括性强。本次整理在基础点校之外,特加释证,帮助读者阅读理解原文,增加书稿的可读性。
收起
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生年不载,卒于977年。历仕后汉、后周、北宋三朝,著名文字学家、画家。郭忠恕精通小学,最工篆籀,又善史书。宋太祖授其为国子监主簿,馆于太学,令刊定历代字书。郭氏传世文字学著作有《汗简》《佩觿》。 张学城,南通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会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
展开全文
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生年不载,卒于977年。历仕后汉、后周、北宋三朝,著名文字学家、画家。郭忠恕精通小学,最工篆籀,又善史书。宋太祖授其为国子监主簿,馆于太学,令刊定历代字书。郭氏传世文字学著作有《汗简》《佩觿》。
张学城,南通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会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古代汉语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为汉语古文字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中国传统语文辞书所录‘古文’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抄古文源流疏证”、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佩觿》校释”等项目。出版专著《〈说文〉古文研究》《〈楚辞疏〉点校》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收起
中华书评
MORE
童子佩觿,所以解结
评论人:赵家栋《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1月03日 16 版) 2024-01-22
评论内容:
《佩觿》一书分为三卷,上卷是文字学理论,中下卷为形近字辨析。在上卷中,郭忠恕对五代宋初存在的三十四种文字现象进行了分析与阐释。例如,郭忠恕将文字理论的研究对象由古文、小篆延伸至隶书、楷书,打破了传统文字学的“六书说”,首次提出了“象形、会意、形声”的“三书说”。裘锡圭先生曾经指出:“汉代学者提出六书是有功劳的。但是六书说在建立权威之后,就逐渐变成束缚文字学发展的桎梏了……文字学上有很多应该研究的问题,却往往没人去研究。”五代宋初的郭忠恕看到了“六书”的局限,根据汉字的特点,提出:“造字之始,始于象形,中则止戈、反正,而省声生焉。”郭忠恕的文字理论视域宽广,除了聚焦于文字构形之外,还将目光投向字音演变和古籍用字,这在文字学史上具有创新意义。例如在“四声之作”中,提出文字的发展受“声近”“方言”等因素的影响;在“传写之差”中,阐明了古籍用字中“通假”“形近”“义近”等因素造成的讹误。《佩觿》一书,呈现出郭忠恕对文字理论探索的广度与深度。
图片
1
2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广雅疏义
[清]钱大昭撰,黄建...
¥198.00
大唐众经音义校注
[唐]释玄应撰 黄仁...
¥268.00
小校经阁金文拓本(全...
刘体智撰
¥18000.00
急就篇校理
张传官撰
¥98.00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
李霜洁编著
¥160.00
经典释文集说附笺残卷...
赵少咸著
¥518.00
尔雅正义(全三册)-...
邵晋涵撰 李嘉翼,祝...
¥128.00
广雅疏证(点校本)上...
[清]王念孙著 张其...
¥228.00
战国古文字典——战国...
何琳仪
¥298.00
经义述闻--中国古代...
[清]王引之撰 魏鹏...
¥228.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