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最早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于1974年,中华书局于1983年以繁体字再度印行。其后作者做了较大幅度的修订,继续交由中华书局出版。1995年台湾商务印书馆重排发行,2007年北京商务印书馆以简体字排版印行。后中华书局以台湾商务印书馆本为基础,吸收了北京商务印书馆简体字本的新修订内容,再与中华原版复校,改正了原版的一些排印错误,全书增删异动之处约一百多条,是作者自己最为满意的一个修订本。此次作为“陈鼓应著作集”之一种而再版,又借机修改了一些错字。本书行销四十多年,备受好评,是解读《庄子》的扛鼎之作和研习《庄子》的不二之选。
◆“内圣外王”的理想是庄子首先提出的,而庄子的“内圣”之学,无论其心学、气论以及天人之学,都对后代哲学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影响。可以说,庄子的“内圣”之学决定了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内涵和方向。个人深以为,庄子思想的原创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无人能及的。
◆也许是由于个人人生经历的缘故,我对于《庄子》文中表现出的知识分子的悲剧使命感和悲剧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共鸣,尤其是他的由“游心”心境所达致的美感经验和艺术情怀,令我心向往之,却力有不逮。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