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学术著作 > 综合
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
一本书读懂南沙争端。
¥
68.00
作者: 吴士存著
发布日期:2022-02-11
中图分类法:D823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270 千字 总页数:351 页
ISBN号: 9787101155600
丛书名:
访问量:334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精彩章节
推荐说明
本书是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吴士存,集20余年心力对南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精心打磨的杰作。该书以小见大,围绕南海问题的源头和主要矛盾“南沙争端”,从历史、法理和国别多个维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南海问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书后还附录了6篇作者对自2016年以来对历年南海形势的回顾与展望,从年度视角补益了该书在长时段视角下对南海形势的深度分析...
展开全文
本书是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吴士存,集20余年心力对南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精心打磨的杰作。该书以小见大,围绕南海问题的源头和主要矛盾“南沙争端”,从历史、法理和国别多个维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南海问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书后还附录了6篇作者对自2016年以来对历年南海形势的回顾与展望,从年度视角补益了该书在长时段视角下对南海形势的深度分析与解读。该书是南海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开创性地填补了南海研究综合性著作的缺失与不足,体现了我国学术界在南海问题研究上取得的最新成果。
收起
第一章 南沙争端的由来 一、南沙争端的产生 二、南沙争端的成因 三、南沙争端的发展 第二章 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一、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依据及其法理评析 二、中国坚定捍卫南沙群岛主权 三、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 四、中国政府对他国的抗议和驱逐及对中国的南沙主权主张的强化 五、关于“关键日期” 六、南沙群岛的群岛整体性 七、南海断续线的形成、历史意义与法...
展开全文
第一章 南沙争端的由来
一、南沙争端的产生
二、南沙争端的成因
三、南沙争端的发展
第二章 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一、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依据及其法理评析
二、中国坚定捍卫南沙群岛主权
三、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
四、中国政府对他国的抗议和驱逐及对中国的南沙主权主张的强化
五、关于“关键日期”
六、南沙群岛的群岛整体性
七、南海断续线的形成、历史意义与法律定位
第三章 中国与越南的南沙之争
一、中越南沙之争的由来与发展
二、越南南沙权利主张及评析
三、中越南沙争议升级与扩大
四、中越南沙争端的未来走向
第四章 中国与菲律宾的南沙之争
一、中菲南沙争端的起源与发展
二、菲律宾侵占南沙岛礁的伎俩
三、菲律宾南海权利主张及其评析
四、中菲关系及中菲南海争议之未来
第五章 中国与马来西亚、文莱的南沙之争及其与印尼的海域主张争议
一、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南沙争端
二、文莱对南沙海域的权利主张
三、中国与印尼的海域管辖权争议
第六章 美国等域外国家介入南海事务
一、美国
二、日本、澳大利亚等其他域外国家和组织
第七章 南海仲裁案始末及其对南海形势的影响
一、南海仲裁案的来龙去脉和中国政府的立场
二、南海仲裁案及其裁决损害国际法治
三、仲裁裁决对南海形势的负面影响
第八章 从《宣言》到“准则”
——中国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
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与政策主张
二、现有的涉南海多边合作机制
三、推进海上务实合作,维护南海和平
附录 2016—2021年度南海形势回顾与展望
2016年:南海形势总体是否可控?
2017年:南海局势趋缓还是趋紧?
2018年:南海形势:回首2017,展望2018
2019年:南海形势趋稳向好的大方向会逆转吗?
2020年:南海动荡或将不期而至
2021年:南海形势能止“乱”回“稳”吗?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收起
这是关于南沙甚至南海问题的教科书,内容严谨、科学、准确,符合国家政策。
作者终身从事南海问题研究,本书是他精心打磨的杰作。
吴士存,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1993—2000年,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和专家组成员参与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吴士存致力于南海问题研究30年,长期从事南海史地、海洋划界、国际关系与地区安全、海洋开发、海南自贸港建设等跨领域研究,主持各类研究课题400余项,出版中外文著作30余部,发表中英文学...
展开全文
吴士存,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员。1993—2000年,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和专家组成员参与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吴士存致力于南海问题研究30年,长期从事南海史地、海洋划界、国际关系与地区安全、海洋开发、海南自贸港建设等跨领域研究,主持各类研究课题400余项,出版中外文著作30余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和时评文章400余篇。
收起
中华书评
MORE
向世界讲清楚“南沙争端”的扛鼎之作 ——读吴士存《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
评论人:方延明 2022-04-01
评论内容:
壬寅春节,收到老朋友、南京大学校友吴士存同志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先睹为快。该书的特色,体现在它开阔的国际视野、丰富的史料征引、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南海问题未来走势的前瞻性预测。作者立意高远,以南沙争端为主要抓手并向外拓展,进而论及南海问题的方方面面,高屋建瓴,纲举目张。
媒体报道
MORE
《艰难转型:人物与近代中国》《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入选“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2022年第二期”
中国出版集团 2022-04-02
作者集20余年心力对南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以小见大,围绕南海问题的源头和主要矛盾——“南沙争端”,从历史、法理和国别多个维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南海问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该书是南海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开创性地填补了南海研究综合性著作的缺失与不足,是我国学术界在南海问题研究上取得的最新成果。
百年道路,红色气质,一代学术永驻芳华 ——2022年新书淘宝之社科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3月16日 10 版) 2022-03-23
该书以小见大,围绕南海问题的源头和主要矛盾“南沙争端”,从历史、法理和国别多个维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南海问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书后还附录了6篇作者对自2016年以来对历年南海形势的回顾与展望,从年度视角补益了该书在长时段视角下对南海形势的深度分析与解读。该书是南海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开创性地填补了南海研究综合性著作的缺失与不足,体现了我国学术界在南海问题研究上取得的最新成果。
南海问题专家: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中国新闻网 2022-02-28
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吴士存26日在北京提出,历史研究是南海研究的基础研究和南海维权证据链建设的重大工程,应该从政策设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入手重视南海问题的历史研究。
1.2022年2月2日 今日头条:南海之声(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官方帐号) 向世界讲清楚“南沙争端”的扛鼎之作 ——读吴士存《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 文 / 方延明 壬寅春节,收到老朋友、南京大学校友吴士存同志刚刚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先睹为快。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吴士存同志长期致力于南海问题研究,三十年磨一剑,在南海史地、海洋划...
展开全文
1.2022年2月2日 今日头条:南海之声(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官方帐号)
向世界讲清楚“南沙争端”的扛鼎之作
——读吴士存《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
文 / 方延明
壬寅春节,收到老朋友、南京大学校友吴士存同志刚刚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先睹为快。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吴士存同志长期致力于南海问题研究,三十年磨一剑,在南海史地、海洋划界、国际关系与地区安全、海洋经济、海南自贸港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成一家之言。
《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一书的特色,体现在它开阔的国际视野,丰富的史料征引,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南海问题未来走势的前瞻性预测。诚如作者所言,表面上看似乎只是研究南沙争端,实际上今天的南海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南沙争端”所能够涵盖。除南沙争议外,还包括中越西沙之争、中菲黄岩岛之争,以及中美地缘政治利益之争等其他域外国家在南海的搅局行为所引发的南海乱象对地区形势的广泛影响。作者立意高远,以南沙争端为主要抓手并向外拓展,进而论及南海问题的方方面面,高屋建瓴,纲举目张。
从体系架构来看,全书共八章,各章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呼应,起承转合有序,详略得当。第一章深入研究了南沙争端的历史缘由,突显了历史资料的原始性、权威性,对南沙争端的产生、成因和发展进行了悉心梳理。第二章是这本著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作者以大量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为依据,包括中国人民对南沙诸岛的最早发现和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和经营;最早并持续和平管理南沙群岛;有力论证了我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充分彰显了我国坚定捍卫南沙群岛主权的决心和举措。同时该章还充分利用最新资料,论证了我国南沙群岛的主权拥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第三、四、五等三章,主要论述和评判了中国与越南、中国与菲律宾、中国与马来西亚、文莱等国的南沙之争。这几章内容,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从历史、地缘、能源资源,以及争端的缘起,为我们提供了国别史研究视野下的有关域内国家南海利益诉求及侵权行为的的大量背景内容。进入第六章,作者不惜笔墨侧重介绍美国以及日本、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域外国家和地区集团,近年来利用多种手段插手南海问题,离间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唯恐天下不乱。在第七章中,作者深入解剖南海仲裁案的前世今生,以及对南海局势的诸多负面影响。第八章着力于南海秩序建设与海上合作面临的新挑战与未来展望。作者提出,根据《宣言》确定的海洋环保、海洋科学研究、海上航行和交通安全、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五大合作领域,按“共识导向、成果导向”的思路将南海海上合作一步步引向深入,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牵引,增进互信,化解分歧,为南海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实现南海地区的长治久安。把中国和东盟国家打造成海洋命运共同体、把南海建设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是值得期待的。
《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纷争史国别研究》一书,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南海问题的简要百科全书,只要读者认真翻阅,就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你所关心的任何南海问题线索,获得有益启示和资料。
我以为,要将南海争端这样事关我国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复杂问题说清楚并非易事,作者不仅需要深厚的史料积累,还需要对其他声索国的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同时还要有对国际事态的透彻了解和广阔视野,这些要素在吴士存身上都具备。
作为一本关于南沙争端由来与发展的专著,它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而是遵循了知往鉴今、继往开来的写作思路,具有突出的问题意识,并对争端事态的走向给予密切关注。作者从2016年始至2021年,每年一篇对南海形势的深度评论和走势预测,尤为难能可贵,这些评论作为完整的附录列入书中。今天,当我们回首既往,再度重新品味作者前几年的这些评述与展望,不禁为作者深邃的判断力和超前意识而惊叹。
2016年,南海局势是否可控?作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认为南海形势将不会风平浪静,基本走向将主要取决于“三个热点”和“五大力量”的交织作用和互动影响。
三大热点即:一是南海岛礁建设,2016年中国的南沙岛礁建设将进入以港口、码头等民用设施建设和必要的军用设施建设为主的阶段,此举必将招来美、日、菲、越等区域内外国家说三道四,甚至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域外势力借口行使“航行自由”权利,进入我实控岛礁12海里海域或上空。热点之二是菲律宾南海仲裁案,针对仲裁庭对管辖权和可受理性所作出的不公正、不合理裁决,中国坚持“不参与、不接受”的既定立场,决定了中国不会执行最终裁决。热点之三是“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准则”是在《宣言》的基础上正在推进制定的一项南海地区国家间的信任措施和危机管控机制,理论上应较《宣言》更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
除三个热点事件之外,并对未来南海形势产生影响的国家、地区组织和争端方主要包括美国、日本、东盟、越南和台湾等五大力量。作为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捍卫者,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将继续与有关各方一道落实“双轨思路”、推进“准则”磋商、维护航行自由和安全,努力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2017年,南海形势能否继续维持“向好”发展态势,作者认为美、日介入会“有增无减”,南海形势可能面临的挑战可概括为:“一对主要矛盾、两个新的变数、三大驱动因素”。“一对主要矛盾”是中美结构性矛盾;“两个新的变数”:日本、台湾南海作为和政策调整将成为影响南海形势发展的新变数;另一方面,日本通过加大对越南、菲律宾等国的资金援助和武器输出,推动与菲、越情报保护协定磋商,以扩大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从而全方位介入南海问题。“三大驱动因素”:一是美、日等域外力量不会对中国做大南海视而不见;二是美国将继续打着“航行自由行动”旗号,推进南海联合巡航或强化南海巡航常态化、机制化。与此同时,中国的应对能力和反制手段也会有很大提升、改善;三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围绕“准则”条款所涉及的某些关键问题的分歧可能会更加突出。
2018年,作者提出南海形势不太可能出现颠覆性变化,但不排除阶段性、局部性动荡,需要统筹三大关系,处理好三对矛盾,围绕三大任务稳定形势、塑造秩序,这包括为了更有效地维护我国的南海权益,保持南海形势总体稳定。我们应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等重要方针政策,统筹中美、中国—东盟及中国与其他声索国“三大关系”,处理好国际与国内、维权与维稳及大国与周边“三对矛盾”,围绕岛礁后续建设、推动海上合作及“准则”案文磋商“三大任务”,稳定南海形势、塑造南海秩序。
2019年,作者又提出南海形势趋稳向好的大方向会逆转吗?回答是否定的。2018年以来,南海形势进一步呈现总体趋稳的态势。中国同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声索国之间的互信水平和海上合作不断巩固和深化,地区海上规则构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推进。但同时,海上形势发展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基于此,南海局势呈现“双轴并进”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尤其是其他声索国间低敏感领域的海上合作不断推进、安全合作也取得新突破,“南海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磋商有了时间表和线路图;另一方面,以中美军事互动较量为突出表现形式的南海地缘政治竞争愈演愈烈,这两根“主轴”同时驱动,必然影响南海形势的发展演变。作者特别提出注意军事博弈和地区秩序主导权之争,南海长治久安迫切需要机制与规则支撑。
进入2020年,作者提出,南海动荡或将不期而至,可能再度进入“多事之秋”,掷地有声。2019年,南海局势“双轮齐驱”的格局一直保持比较好发展势头,中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直接当事国之间的争议和分歧维持在可控状态,南海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但是,围绕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主权和海域管辖权主张的争议,俨然已成为大国博弈及亚太地区秩序重构进程中无法逾越的“地缘政治陷阱”,域外国家军事介入南海问题有增无减。
随着“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向纵深推进,明显形成三组主要矛盾:一是中国努力构建基于规则、地区国家共同参与的地区新秩序与美国主导的基于实力的同盟安全架构之间的矛盾;二是地区多数国家希望通过制定南海新规则来约束单边行动、管控分歧的意志与部分声索国试图在新规则生效前单方面实现既得利益最大化企图之间的矛盾;三是日、英、澳、印等传统、新兴海上力量在地区权力重组和规则重建过程中试图通过外交、经济和军事手段确立对地区新秩序的影响力,以期在未来的南海地缘政治角逐和权力分配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样一种行为与中国等地区国家恢复南海形势稳定之努力间的矛盾。
受不同国家利益博弈紧迫感上升的牵动,特别是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逐步实施,南海形势发展再度陷入动荡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作者又提出南海局势演变的五大趋势:第一是有关声索国的单边行动将成为南海海上形势再度动荡的主要诱因。第二是“准则”案文磋商或将面临难以预料的困难。第三是南海法理斗争或将再度激化。第四是在某些国家推动之下,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可能会越行越远。第五是美国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可能制造出新的“黑天鹅事件”。
对2021年来说,能否止“乱”回“稳”,值得期待。作者认为,总体来说,2020年的南海形势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美国挑头、其他域外国家竞相参与的南海“军事化”愈演愈烈,域外国家的军事行动呈现“手段多样化、范围扩大化、行动多边化”特征。第二是南海仲裁案裁决负面效应呈“卷土重来”之势,新一轮法理斗争引而待发。 第三是“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和外部干扰的双重影响而难以推进。 第四是美越在南海问题上的互动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明显。
吴士存同志对南海形势的几个基本判断,一是南海形势即将进入“复杂多变、险象环生、冲突多发”的阶段。法理和规则领域的博弈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影响南海形势发展演变的两条新的主线。域外一些国家追随美国以军事存在在南海谋求地缘政治利益,将把南海问题国际化推向新阶段。维持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绝对军事优势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诉求。其他声索国以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为导向的挑衅性单边或联合行动,将因“准则”磋商窗口期缩短和美国背后怂恿而此起彼伏。受疫情、外部干扰和共识缺失等因素叠加影响,“准则”磋商步履维艰。
作者一再强调,南海不仅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家园,它承载着沿岸各国人民的安宁与福祉,同时也是包括南海沿岸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依托。中国与东盟国家应该摒弃纷争、凝聚共识、聚焦合作,致力于规则和秩序建设,按照“双轨思路”确立的方向,共同努力、加快“准则”磋商步伐,并同步推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务实合作,为把南海真正建设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做出新的贡献。
在本文完稿之时,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吴士存同志在2022年第一期《世界知识》上发表的《今年南海形势有何新看点,中国需要感知什么》文章。对南海海上安全,作者认为南海地区形势在继续沿着“总体稳定可控、局部动荡不安”路径演变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南海问题依然是全球最为复杂的海洋争端和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关系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因素。尤须引起警觉的现实动向的是从2020年以来南海海上态势发展动向看,几乎没有一个大国能够置身事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印度甚至荷兰的军事力量扎堆进入南海。
展望未来,吴士存认为,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应继续围绕两个重点任务扩充政策“工具箱”。这两个任务分别是:确保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受南海问题干扰,避免中美军事力量在部分海域和航道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演变成军事冲突。以南海稳定为导向,制定切实可行、具有前瞻性和一定透明度的南海战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声索国建立的双边磋商机制应依次推进提升互信、预防性外交、危机管控、海上合作及争端解决等阶段性目标,在双边合作中说彼此都听得进的话,做现阶段能做得到的事。
作者一再重申,南海不仅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家园,承载着沿岸各国人民的安宁与福祉,同时也是包括南海沿岸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依托。我们对扎实推进南海地区秩序构建,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实现南海长治久安,充满信心。加强我国的能力建设,提升南海维权和维稳的综合实力。中国与东盟国家应该摒弃纷争、凝聚共识、聚焦合作,致力于规则和秩序建设,按照“双轨思路”确立的方向,共同努力、加快“准则”磋商步伐,并同步推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务实合作,为把南海真正建设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做出新的贡献。
2.中国南海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收起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陈梦家学术论文集(精...
陈梦家著
¥280.00
黄花黎
周默著
¥120.00
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
卞僧慧纂,卞学洛整理
¥50.00
两汉之际文化精神的演...
曲利丽著
¥68.00
顾颉刚全集(全62册...
顾颉刚 著
¥9800.00
西周年代考·六国纪年
陈梦家
¥18.00
唐诗与唐史论集
谢思炜著
¥58.00
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
张静主编 可延涛副主...
¥198.00
早期文本的生成与传播...
刘跃进,程苏东主编
¥48.00
《周礼正义》点校考订...
颜春峰,汪少华著
¥88.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