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大众普及 > 综合
书法艺术答问(彩图增订本)
周汝昌先生书法经典著作,选配历代高清书画墨迹、碑帖拓本插图,附赠高清影印故宫博物院珍藏《兰亭序》。
¥
49.00
作者: 周汝昌著 周伦玲编
发布日期:2021-12-03
中图分类法:J292.1-44
版次:1-1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100 千字 总页数:157 页
ISBN号: 9787101153682
丛书名:
访问量:300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1918—2012)以问答录的形式撰写的一部书法普及读物。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习书经验与研究心得,循序渐进地讲述了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临习技法以及与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胜义纷呈,值得书法爱好者与研究者细心体会和借鉴。 本书最初由香港中华书局于1980年7月出版,后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1982年8月出版修订版。本次新版,增补了多篇文章,并对全书引文进行了校勘,改正了...
展开全文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1918—2012)以问答录的形式撰写的一部书法普及读物。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习书经验与研究心得,循序渐进地讲述了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临习技法以及与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胜义纷呈,值得书法爱好者与研究者细心体会和借鉴。
本书最初由香港中华书局于1980年7月出版,后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1982年8月出版修订版。本次新版,增补了多篇文章,并对全书引文进行了校勘,改正了不少旧版失核的地方。此外,我们重新选配了珍贵的书画墨迹、碑帖拓本插图,并尽量注明了年代、藏地等信息,以备参考。
收起
第一章 特殊的工具 我们说的书法,特定内容是用中国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不指别的。学书法必先讲求笔法,即学用笔——学会运用这个富有弹力的中国特有的毛笔,确是第一重要。 第二章 一大进化 我国文字由篆变隶,是一大进化,一大解放。从文字本身的发展史来说,是如此;从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来说,更是如此。想理解书法,必须理解这个大关键。 第三章 八法——三个方面 这个“八法说”的价值,就在于其中已然包纳了汉隶...
展开全文
第一章 特殊的工具
我们说的书法,特定内容是用中国毛笔写汉字的艺术,不指别的。学书法必先讲求笔法,即学用笔——学会运用这个富有弹力的中国特有的毛笔,确是第一重要。
第二章 一大进化
我国文字由篆变隶,是一大进化,一大解放。从文字本身的发展史来说,是如此;从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来说,更是如此。想理解书法,必须理解这个大关键。
第三章 八法——三个方面
这个“八法说”的价值,就在于其中已然包纳了汉隶、八分书和真(楷)书的基本的笔法,而这确实是书法艺术的最重要的成分。所以后来“八法”一词也就成了书法的一个代称。
第四章 两种力
一个笔法是包含了好几种力的对立统一的,高明的书家就是善于从这种复杂关系中运笔、行笔,写出很美的线条来。
第五章 横竖劲
汉隶法一变篆法,改用方笔、铺锋,同时也就变成了偏锋:写横时,锋尖实际上是在横画的上边运行,而不是画中央;写竖时,锋尖实际上是在竖的左边运行,也不是画中央。
第六章 精妙的譬喻
担夫所用的“劲头儿”,一个是担子向下重压他,他得挺起腰板来往上“顶劲儿”,才能起立;一个是他还得挑着这个重量往前走, 而不是立在原地练“站功”。这正有点像“勒”笔,横笔立下,而又要行笔。
第七章 藏锋怎么讲
“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著。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
第八章 芒角
夸张一点讲,书法史就是一部“芒角得失史”。“芒角”看来像是一个“细节”问题,但它的得失在书法史上却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书坛方向。
第九章 剩语
如果你每天能挤出一刻到二十分钟,不慌不忙,写多少字算多少, 不存任何“急于见功”的念头——这样每日必行,坚持为例,那么你只要隔一个月将积起来的字迹,拿出最初一天写的和最近一天写的,并排对看,你自己当会发现其差别之大,很出意料。
备检篇
书画审美与字画造伪
顾随先生的书法
答《中国书法学报》记者问
后 记
再 记
馀 记
补 记
收起
1、本书是周汝昌先生书法方面的经典著作,提纲挈领,胜义纷呈,对于书法爱好者极具启发价值和指导意义。
2、利用古籍数据库重新校勘书中引用的古籍原文,改正多处旧版失核的地方,使全书更为严谨可靠。
3、重新选配历代高清书画墨迹、碑帖拓本插图(不少是故宫博物院等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并尽量注明年代、藏地等信息,彩色印刷,既赏心悦目,又便于阅读使用。
周汝昌(1918-2012),字玉言,天津人。曾就学于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后任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职。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至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生前为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书法...
展开全文
周汝昌(1918-2012),字玉言,天津人。曾就学于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后任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职。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至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生前为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
平生耽吟咏,研诗词、书法,尤擅红学。有多部学术论著问世,如《红楼梦新证》《书法艺术答问》《献芹集》、《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红楼小讲》《诗词赏会》等,并编注《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
收起
媒体报道
MORE
周汝昌:我为什么不大赞成学书法用软毫
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2021-12-17
最近我们出版了周汝昌先生所著《书法艺术答问》(彩图增订本),这是一部以问答录的形式撰写的书法普及读物,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习书经验与研究心得,循序渐进地讲述了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临习技法以及与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提纲挈领,胜义纷呈,值得书法爱好者与研究者细心体会和借鉴。该书最早由香港中华书局于1980年7月出版,一纸风行,后又有多个内地版本以及台湾翻印本,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本次新版,增补了多篇文章,并对全书引文进行了校订,改正了不少旧版失核的地方。此外,我们重新选配了珍贵的书画墨迹、碑帖拓本插图,并尽量注明了年代、藏地等信息,以备参考。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评书三国演义(一)汉...
连丽如口述 李滨声插...
¥48.00
经史百家杂钞(精)上...
曾国藩编纂、佘础基整...
¥64.00
《山海经》通识--中...
沈海波著
¥62.00
何鲁之死——1831...
高晞著
¥69.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
胡平生,彭林,孟二冬...
¥2280.00
《诗经》动植物图说(...
高明乾 王凤产 毛雪...
¥78.00
中华经典藏书(书架装...
王国轩,胡平生,陈晓...
¥1980.00
唐诗之美日历(201...
廉萍编著
¥98.00
《黄帝内经》通识--...
刘鹏著
¥56.00
书志(第一辑)(精)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
¥98.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