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古籍整理 > 历史
五礼通考(全20册)精
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百科全书
¥
1990.00
作者: [清]秦蕙田撰 方向东,王锷点校
发布日期:2020-12-01
中图分类法:K892.9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版式:繁体竖排
千字数:6000 千字 总页数:13034 页
ISBN号: 9787101148428
丛书名:
访问量:823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相关图片及视频
《五礼通考》268卷,由清秦蕙田于雍正二年(1724)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历时38年编修而成。全书按吉、嘉、宾、军、凶五礼次序,分类编排,考察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演变的历史。全书会通经史,梳理礼制,分类详明,征引丰赡。征引文献以经书为主,以史书为辅,兼及子部、集部,凡经、史、子、集中涉及礼仪、礼制的内容,几乎搜罗殆尽,对礼制的发生和演变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考证。将经、史、子、集材料按类编排后,秦蕙田...
展开全文
《五礼通考》268卷,由清秦蕙田于雍正二年(1724)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历时38年编修而成。全书按吉、嘉、宾、军、凶五礼次序,分类编排,考察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演变的历史。全书会通经史,梳理礼制,分类详明,征引丰赡。征引文献以经书为主,以史书为辅,兼及子部、集部,凡经、史、子、集中涉及礼仪、礼制的内容,几乎搜罗殆尽,对礼制的发生和演变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考证。将经、史、子、集材料按类编排后,秦蕙田等人遂加案语,发表己见,或交待分类缘由,或考辨注疏是非,或条理礼制流变,或辨证疑难争议,内容丰富,时有新见。《五礼通考》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曾国藩盛赞此书,称其:“举天下古今幽明万事,而一经之以礼,可谓体大而思精矣。” 本次点校出版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对全书加新式标点,并加专名线;二是各个版本进行对校,订正底本讹误,补缺改正;三是对《五礼通考》征引文献进行核对,订正谬误。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部了解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可读、可引、可信的整理本,为今后的礼学研究、经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收起
第一册 整理前言 整理凡例 蒋汾功序 顾栋高序 自序 凡例 五礼通考卷首第一 礼经作述源流上 礼经作述大指 经礼威仪之别 五礼通考卷首第二 礼经作述源流下 礼经传述源流 五礼通考卷首第三 礼制因革上 五礼通考卷首第四 礼制因革下 五礼通考卷一 吉礼一 圜丘祀天 郊名义 四...
展开全文
第一册
整理前言
整理凡例
蒋汾功序
顾栋高序
自序
凡例
五礼通考卷首第一
礼经作述源流上
礼经作述大指
经礼威仪之别
五礼通考卷首第二
礼经作述源流下
礼经传述源流
五礼通考卷首第三
礼制因革上
五礼通考卷首第四
礼制因革下
五礼通考卷一 吉礼一
圜丘祀天
郊名义
四代郊正祭
四代告祭
五礼通考卷二 吉礼二
圜丘祀天
郊坛
配帝
日月从祀
五礼通考卷三 吉礼三
圜丘祀天
玉币
亲耕粢盛秬鬯
酒醴
牺牲
笾豆之实
器用
五礼通考卷四 吉礼四
圜丘祀天
服冕
车旗
告庙卜
誓戒择士
齐
戒具陈设
省视
五礼通考卷五 吉礼五
圜丘祀天
呼旦警戒
除道警跸
祭日陈设省视
祭时
听祭报
王出郊
燔柴
作乐降神
迎尸
迎牲杀牲
盥
荐玉帛
荐豆笾
荐血腥
朝践王一献宗伯二献
祝号
亨牲
荐熟
馈献王三献宗伯四献
荐黍稷
馈食王五献宗伯六献诸臣七献
祀神之乐
嘏
送尸
彻
告事毕
代祭
丧不废祭
五礼通考卷六 吉礼六
圜丘祀天
秦郊礼
西汉郊礼
五礼通考卷七 吉礼七
圜丘祀天
后汉郊礼
蜀汉郊礼
魏郊礼
吴郊礼
晋郊礼
宋郊礼
五礼通考卷八 吉礼八
圜丘祀天
齐郊礼
梁郊礼
陈郊礼
北魏郊礼
北齐郊礼
北周郊礼
隋郊礼
五礼通考卷九 吉礼九
圜丘祀天
唐郊礼
五礼通考卷十 吉礼十
圜丘祀天
唐郊礼
五礼通考卷十一 吉礼十一
圜丘祀天
唐郊礼
五代郊礼
五礼通考卷十二 吉礼十二
圜丘祀天
宋郊礼
五礼通考卷十三 吉礼十三
圜丘祀天
宋郊礼
五礼通考卷十四 吉礼十四
圜丘祀天
宋郊礼
第二册
五礼通考卷十五 吉礼十五
圜丘祀天
宋郊礼
五礼通考卷十六 吉礼十六
圜丘祀天
宋郊礼
五礼通考卷十七 吉礼十七
圜丘祀天
辽祭山礼
金郊礼
元郊礼
五礼通考卷十八 吉礼十八
圜丘祀天
元郊礼
五礼通考卷十九 吉礼十九
圜丘祀天
明郊礼
五礼通考卷二十 吉礼二十
圜丘祀天
明郊礼
五礼通考卷二十一 吉礼二十一
祈谷
经传祈谷郊
春秋书鲁祈谷郊
经传论鲁郊
历代祈谷礼
五礼通考卷二十二 吉礼二十二
大雩附祭水旱、祈雨、祈雪、祈晴及祷雨杂仪
常雩
因旱而雩
鲁大雩
水旱杂禳
汉至南北朝雩礼
五礼通考卷二十三 吉礼二十三
大雩
隋至明雩礼
五礼通考卷二十四 吉礼二十四
明堂
明堂制度
明堂飨帝宗祀
方岳明堂
明堂附录
五礼通考卷二十五 吉礼二十五
明堂
西汉明堂
后汉明堂
魏明堂
晋明堂
宋明堂
齐明堂
梁明堂
陈明堂
五礼通考卷二十六 吉礼二十六
明堂
后魏明堂
齐周明堂
隋明堂
五礼通考卷二十七 吉礼二十七
明堂
唐明堂
五礼通考卷二十八 吉礼二十八
明堂
宋明堂
五礼通考卷二十九 吉礼二十九
明堂
宋明堂
第三册
五礼通考卷三十 吉礼三十
明堂
宋明堂
明明堂
五礼通考卷三十一 吉礼三十一
五帝
五帝兆
五帝义及配神
迎气祭五帝
祭五帝仪
秦四畤
西汉五畤
东汉五郊迎气
历代祭五帝
五礼通考卷三十二 吉礼三十二
五帝
历代祭五帝
祭四时附
祭寒暑
寒暑坎坛
享司暑司寒
历代享司寒
五礼通考卷三十三 吉礼三十三
日月
日月坎坛正祭
因事祭日月
祭日月仪
日月附录
历代祀日月
五礼通考卷三十四 吉礼三十四
日月
历代祀日月
五礼通考卷三十五 吉礼三十五
星辰
统祭星辰
祭司中司命
祭司民司禄
祭分野星
祭房星
祭灵星农星
历代祭星辰
星辰附
九宫贵神
五礼通考卷三十六 吉礼三十六
星辰附
太一
太岁月将
风师雨师附云神雷神
五礼通考卷三十七 吉礼三十七
方丘祭地
方丘正祭
后土告祭
祭地称社
祭日
配神
亲耕粢盛醴酪
玉币
牺牲
器用
服冕
瘗埋
乐
尸
祝
仪节
五礼通考卷三十八 吉礼三十八
方丘祭地
秦汉祭地
蜀魏祭地
晋祭地
宋祭地
齐祭地
梁祭地
陈祭地
北魏祭地
北齐祭地
北周祭地
隋祭地
唐祭地
五礼通考卷三十九 吉礼三十九
方丘祭地
宋祭地
金祭地
元祭地
五礼通考卷四十 吉礼四十
方丘祭地
明祭地
五礼通考卷四十一 吉礼四十一
社稷
建设社稷
社稷神位
社稷坛
社稷名义
社稷配神
天子社稷
诸侯社稷
胜国社稷
五礼通考卷四十二 吉礼四十二
社稷
州社
市社
里社
军社
社名
社木社主
社田君亲誓社
社稷祈报正祭
牲
酒醴粢盛
冕服
乐舞
君亲祭三献
受脤
卜稼
因事祭社稷
变置社稷
总论社稷
五礼通考卷四十三 吉礼四十三
社稷
汉社稷
后汉社稷
魏社稷
晋社稷
宋齐社稷
梁社稷
陈社稷
北魏社稷
北齐社稷
北周社稷
隋社稷
唐社稷
五礼通考卷四十四 吉礼四十四
社稷
宋社稷
金社稷
元社稷
第四册
五礼通考卷四十五 吉礼四十五
社稷城隍附
明社稷
城隍附
历代祭城隍
五礼通考卷四十六 吉礼四十六
四望山川
四望坛
秩望祀
望正祭礼物仪节
郊后望
祈告望
鲁望
列国望
祈禳走群望
望祭法
山川坛
祭山川名义
山川正祭
祭山川之时
祭山川礼物仪节
因事祭山川
禜祭山川
五礼通考卷四十七 吉礼四十七
四望山川
秦祀山川
两汉祀山川
三国魏祀山川
晋祀山川
宋祀山川
梁祀山川
北魏祀山川
北齐祀山川
北周祀山川
隋祀山川
唐祀山川
后唐祀山川
后晋祀山川
后周祀山川
宋祀山川
五礼通考卷四十八 吉礼四十八
四望山川
辽祀山川
金祀山川
元祀山川
明祀山川
五礼通考卷四十九 吉礼四十九
四望山川附封禅
传记诸家论封禅
秦始皇封禅
汉武帝封禅
后汉光武帝封禅
五礼通考卷五十 吉礼五十
四望山川附封禅
魏文帝封禅未行
孙皓封禅附
晋武帝不行封禅
宋文帝孝武帝封禅未行
梁武帝不行封禅
北齐文宣帝封禅未行
隋文帝不行封禅
唐高祖不行封禅
唐太宗封禅未行
五礼通考卷五十一 吉礼五十一
四望山川附封禅
唐高宗封禅
唐武后封禅附
唐玄宗封禅
五礼通考卷五十二 吉礼五十二
四望山川附封禅
唐玄宗封禅
宋真宗封禅
宋徽宗封禅未行
明成祖论封禅
五礼通考卷五十三 吉礼五十三
五祀
通论五祀
五祀之义
祀户
祀灶
祀中溜
祀门
祀行
腊祭五祀
祀五祀之仪
因事祭五祀
祀井
祭法立祀
五官之神
历代祭五祀
五礼通考卷五十四 吉礼五十四
六宗
禋六宗
历代禋六宗
五礼通考卷五十五 吉礼五十五
四方
四方坎坛
四方正祭
因事祭四方
祭四方礼物乐舞
六沴祀四方
四类
四类兆
高禖
经传祀高禖
历代祀高禖
五礼通考卷五十六 吉礼五十六
蜡腊
蜡名义
八蜡
腊
蜡祭礼物乐舞祝词
祭蜡饮酒正齿位
蜡时之事
历代蜡腊
五礼通考卷五十七 吉礼五十七
傩
经传傩
历代傩
酺
祭酺
盟诅
经传盟诅
后世盟诅
衅
五礼通考卷五十八 吉礼五十八
宗庙制度
宗庙名义
四代七庙之制
世室
经传言庙不同
第五册
五礼通考卷五十九 吉礼五十九
宗庙制度
庙祧昭穆
五礼通考卷六十 吉礼六十
宗庙制度
庙门之制
中庭碑堂涂阶戺堂廉垂
庙中房室之制
五礼通考卷六十一 吉礼六十一
宗庙制度
堂制
堂室屋宇之制
屏
坫
寝
五礼通考卷六十二 吉礼六十二
宗庙制度
尸
主
祏
匰
行师迁主
宗庙守藏
祝
五礼通考卷六十三 吉礼六十三
宗庙制度
彝瓒秬鬯
尊罍酒齐
爵斝奠献
五礼通考卷六十四 吉礼六十四
宗庙制度
簠簋粢盛
鼎俎牲体
五礼通考卷六十五 吉礼六十五
宗庙制度
笾豆庶羞
五礼通考卷六十六 吉礼六十六
宗庙制度
器用
器用附
五礼通考卷六十七 吉礼六十七
宗庙制度
服冕
五礼通考卷六十八 吉礼六十八
宗庙制度
王后服饰
舄屦韨韠带佩
五礼通考卷六十九 吉礼六十九
宗庙制度
服饰总
五礼通考卷七十 吉礼七十
宗庙制度
虞庙享之乐
夏庙享之乐
商庙享之乐
周庙享之乐
第六册
五礼通考卷七十一 吉礼七十一
宗庙制度
周庙享之舞
周祭毕绎祭之乐
五礼通考卷七十二 吉礼七十二
宗庙制度
律吕本原
律吕名义
黄钟之实
黄钟生十一律
三分损益
黄钟真度
五礼通考卷七十三 吉礼七十三
宗庙制度
五声名义
五声弦度
七音
四调祀天神之乐
四调祭地示之乐
四调享人鬼之乐
五声二变旋宫
五声七音字谱
五礼通考卷七十四 吉礼七十四
宗庙制度
八音名义
金音之属
五礼通考卷七十五 吉礼七十五
宗庙制度
石音之属
土音之属
革音之属
五礼通考卷七十六 吉礼七十六
宗庙制度
丝音之属
五礼通考卷七十七 吉礼七十七
宗庙制度
木音之属
匏音之属
竹音之属
五礼通考卷七十八 吉礼七十八
宗庙制度
秦庙制
汉庙制
汉庙附
东汉庙制
五礼通考卷七十九 吉礼七十九
宗庙制度
三国庙制
晋庙制
宋齐梁陈庙制
北魏北齐北周庙制
隋庙制
五礼通考卷八十 吉礼八十
宗庙制度
唐庙制
五代庙制
五礼通考卷八十一 吉礼八十一
宗庙制度
宋庙制上
五礼通考卷八十二 吉礼八十二
宗庙制度
宋庙制下
辽庙制
金庙制
五礼通考卷八十三 吉礼八十三
宗庙制度
元庙制
第七册
五礼通考卷八十四 吉礼八十四
宗庙制度
明庙制
五礼通考卷八十五 吉礼八十五
宗庙时享
时享名义
时享犆祫
虞庙享
夏庙享
殷庙享
五礼通考卷八十六 吉礼八十六
宗庙时享
亲耕共粢盛
亲蚕共衣服
庀牲
田禽
择士
修除
卜日
誓戒
齐
卜尸宿尸
宿宾
戒具陈设
内官戒具
视涤濯莅玉鬯省牲镬
祭日外内叙事
嘑旦为期
王及后入庙
王盥
迎主
祝酌奠飨神阴厌
迎尸入妥尸
五礼通考卷八十七 吉礼八十七
宗庙时享
祼王一献后亚献
作乐降神
迎牲诏牲
坐尸设祭于堂
荐朝事豆笾
射牲
取膟膋
诏血毛
燔燎焫萧制祭奠盎
割牲升首
祭腥祭爓
朝践王三献后四献
下管舞大武
祭祊朝践毕
五礼通考卷八十八 吉礼八十八
宗庙时享
馈食合亨
荐馈食豆笾
诏羹定
逆齍盛
大合乐
延尸入室
馈食王献
馈食后献
羞齍
隋祭
进孰授祭
尸食侑馈食毕王五献后六献
朝献王酳尸
从献
尸酢王
嘏
君献卿
赐爵禄朝献毕王七献
再献后酳尸
荐加豆笾
尸酢夫人
诸臣献尸
尸酢诸臣
荐羞豆笾
君献大夫再献毕后八献诸臣九献
五礼通考卷八十九 吉礼八十九
宗庙时享
九献后加爵
献士及群有司
嗣举奠
旅酬赐爵
告利成
送尸
彻
馂
告事毕
王出庙
归宾俎
燕私
归脤膰
绎祭
五礼通考卷九十 吉礼九十
宗庙时享
汉庙享
后汉庙享
魏晋庙享
宋齐梁陈庙享
北魏北齐北周庙享
五礼通考卷九十一 吉礼九十一
宗庙时享
隋庙享
唐庙享
五代庙享
五礼通考卷九十二 吉礼九十二
宗庙时享
宋庙享上
五礼通考卷九十三 吉礼九十三
宗庙时享
宋庙享下
五礼通考卷九十四 吉礼九十四
宗庙时享
辽庙享
金庙享
五礼通考卷九十五 吉礼九十五
宗庙时享
元庙享
五礼通考卷九十六 吉礼九十六
宗庙时享
明庙享
五礼通考卷九十七 吉礼九十七
禘祫
经传禘祫正义
传记言禘祫不同
鲁祫禘
诸儒论禘祫
第八册
五礼通考卷九十八 吉礼九十八
禘祫
汉禘祫
三国禘祫
南北朝禘祫
隋唐禘祫
后唐后周禘祫
五礼通考卷九十九 吉礼九十九
禘祫
宋禘祫
五礼通考卷一百 吉礼一百
禘祫
金禘祫
元禘祫
明禘祫
五礼通考卷一百一 吉礼一百一
荐新
寝庙荐新
丧奠荐新
月祭荐新
汉至明荐新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 吉礼一百二
后妃庙
周先妣庙
鲁仲子宫附
汉后妃陵庙
后汉后妃庙
三国魏后妃庙
蜀汉后妃庙
晋后妃庙
宋后妃庙
齐后妃庙
梁后妃庙
陈后妃庙
北魏后妃庙
五礼通考卷一百三 吉礼一百三
后妃庙
唐后妃庙
后唐后妃庙
宋后妃庙
五礼通考卷一百四 吉礼一百四
后妃庙
金后妃庙
元后妃庙
明后妃庙
后妃升祔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 吉礼一百五
私亲庙
有虞氏
汉宣帝
汉哀帝
汉平帝
后汉光武帝
后汉安帝
后汉质帝
后汉桓帝
后汉灵帝
三国魏明帝论为后附
三国吴主皓附
晋愍帝
晋元帝
齐明帝
陈文帝宣帝
北魏孝庄帝
北魏废帝
北魏出帝
后唐明帝
宋英宗
宋孝宗
宋理宗
宋度宗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 吉礼一百六
私亲庙
辽世宗
金熙宗
金世宗
元武宗
元泰定帝
明世宗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 吉礼一百七
太子庙
王下祭殇
历代太子庙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 吉礼一百八
诸侯庙祭
诸侯庙制
诸侯立庙
诸侯迁庙
附庸五庙
鲁庙
诸侯宗庙正祭
诸侯时享犆祫
诸侯宗庙告朔
汉至明诸侯庙祭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 吉礼一百九
大夫士庙祭
大夫士庙制
大夫士庙主
宗法祭礼
祭礼等差
祭始祖先祖
夫祭妻
妾母祔祭
殇与无后者祔祭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 吉礼一百十
大夫士庙祭
仪礼特牲馈食礼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一 吉礼一百十一
大夫士庙祭
仪礼少牢馈食礼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二 吉礼一百十二
大夫士庙祭
仪礼有司彻
第九册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三 吉礼一百十三
大夫士庙祭
圭田
祭器衣服冕弁
牲牢酒醴黍稷
铺筵设几
交爵授器
分肉致福
容仪节度
庙祭僭忒
临祭废礼
庶人祭寝
忌日祭
节荐
不祀非族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四 吉礼一百十四
大夫士庙祭
历代大夫士庙祭上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五 吉礼一百十五
大夫士庙祭
历代大夫士庙祭下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六 吉礼一百十六
祀先代帝王
经传古帝王祀典
历代古帝王祀典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七 吉礼一百十七
祭先圣先师
统论祀先圣先师
释奠
释菜
汉
三国
晋
宋齐梁陈
北魏北齐北周
隋
唐
五代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八 吉礼一百十八
祭先圣先师
宋
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九 吉礼一百十九
祭先圣先师
辽
金
元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 吉礼一百二十
祭先圣先师
明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一 吉礼一百二十一
祀孔子
周
汉
东汉
三国魏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金
元
明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二 吉礼一百二十二
功臣配享
经传功臣配享
汉魏
晋宋齐梁陈
北魏北齐北周
隋唐五代
宋
辽金元
明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三 吉礼一百二十三
贤臣祀典
秩祀典
周
两汉
三国
晋宋
北魏
唐
宋
辽金
元
明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四 吉礼一百二十四
亲耕享先农
享先农
耕耤之礼
汉至唐亲耕享先农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五 吉礼一百二十五
亲耕享先农
宋元明亲耕享先农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六 吉礼一百二十六
亲桑享先蚕
飨先蚕
亲蚕之礼
汉至明亲桑享先蚕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七 吉礼一百二十七
享先火
享先炊
享先卜
享先医
祭厉
古祭厉
历代祭厉
第十册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八 嘉礼一
即位改元
唐虞
夏
商
周
秦
汉
后汉
蜀汉
晋
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九 嘉礼二
即位改元
宋
南齐
梁
陈
隋
唐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宋
元
明
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 嘉礼三
上尊号
唐
宋
辽
金
元
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一 嘉礼四
朝礼
天子诸侯三朝
卿大夫私朝附
后夫人内宫之朝附
天子五门诸侯三门
台门
门屏
宁
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二 嘉礼五
朝礼
朝服
朝车
听朔
臣将适君所
臣入门
君出视朝
揖
正位
听治
退朝
在朝言语之节
视朝变礼
夕见
外朝询事听政
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三 嘉礼六
朝礼
秦至隋常朝
唐常朝
五代常朝
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四 嘉礼七
朝礼
宋常朝
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五 嘉礼八
朝礼
辽常朝
金常朝
元常朝
明常朝
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六 嘉礼九
朝礼
秦正旦朝贺
西汉正旦朝贺
后汉正旦朝贺
魏正旦朝贺
晋正旦朝贺
宋正旦朝贺
齐正旦朝贺
梁正旦朝贺
陈正旦朝贺
北魏正旦朝贺
北齐正旦朝贺
北周正旦朝贺
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七 嘉礼十
朝礼
隋正旦朝贺
唐正旦朝贺
五代正旦朝贺
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八 嘉礼十一
朝礼
宋正旦朝贺
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九 嘉礼十二
朝礼
辽正旦朝贺
金正旦朝贺
元正旦朝贺
明正旦朝贺
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 嘉礼十三
朝礼
冬至朝贺
圣节朝贺
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一 嘉礼十四
朝礼
皇后受贺
皇太子受贺
皇太后临朝听政
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二 嘉礼十五
尊亲礼
追尊
尊太上皇礼
上皇太后太皇太后尊号徽号礼
第十一册
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三 嘉礼十六
饮食礼
饮食通义
经传饮食礼
汉至明饮食之礼
族姓氏
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四 嘉礼十七
饮食礼
正公族
汉至明惇叙宗室
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五 嘉礼十八
饮食礼
宗法
宗子收族
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六 嘉礼十九
饮食礼
宗子立后
为后律令
立后之正
立后之权
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七 嘉礼二十
饮食礼为人后附
立后之失
为后归宗
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八 嘉礼二十一
冠礼
仪礼士冠礼
经传天子诸侯大夫冠礼
冠年
告庙祭祢
有丧而冠
冠义
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九 嘉礼二十二
冠礼
秦汉
三国南北朝
隋唐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 嘉礼二十三
冠礼
宋
金明
女子笄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一 嘉礼二十四
昏礼
昏大义
名称
取异姓
昏年
昏时
天子诸侯昏王姬下嫁附
大夫昏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二 嘉礼二十五
昏礼
仪礼士昏礼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三 嘉礼二十六
昏礼
庶人昏
昏义
昏礼之变
娣媵
继室
媒妁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四 嘉礼二十七
昏礼
汉昏礼
魏晋宋齐梁陈昏礼
北魏北齐北周昏礼
隋唐昏礼
第十二册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五 嘉礼二十八
昏礼
宋昏礼
辽金元昏礼
明昏礼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六 嘉礼二十九
飨燕礼
统论飨燕
飨礼
飨变礼
飨失礼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七 嘉礼三十
飨燕礼
仪礼燕礼
燕义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八 嘉礼三十一
飨燕礼
经传燕礼
春秋飨燕
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九 嘉礼三十二
飨燕礼
仪礼公食大夫礼
经传食礼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 嘉礼三十三
飨燕礼
两汉宴飨
魏晋至隋宴飨
唐宴飨
五代宴飨
宋宴飨
辽金元宴飨
明宴飨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一 嘉礼三十四
射礼
仪礼大射仪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二 嘉礼三十五
射礼
仪礼乡射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三 嘉礼三十六
射礼
射礼通论
大射
宾射
燕射
乡射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四 嘉礼三十七
射礼
射杂仪
射器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五 嘉礼三十八
射礼
投壶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六 嘉礼三十九
射礼
历代射礼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七 嘉礼四十
乡饮酒礼
仪礼乡饮酒礼
经传乡饮诸仪
乡饮酒义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八 嘉礼四十一
乡饮酒礼
历代乡饮酒礼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九 嘉礼四十二
学礼
天子五学郊外小学附
门闱小学
乡遂学
诸侯学
诸侯乡学
第十三册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 嘉礼四十三
学礼
教学之法
入学
考校
简不率教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一 嘉礼四十四
学礼
西汉国学
后汉国学
三国国学
晋国学
南北朝国学
隋国学
唐国学
后唐国学
宋国学
金国学
元国学
明国学
历代郡县学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二 嘉礼四十五
学礼
天子诸侯视学
历代视学
世子齿学
经筵日讲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三 嘉礼四十六
学礼
取士
两汉取士
魏晋至隋取士
唐取士
五代取士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四 嘉礼四十七
学礼
宋取士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五 嘉礼四十八
学礼
辽金取士
元取士
明取士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六 嘉礼四十九
学礼
养老之礼
优老之事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七 嘉礼五十
学礼
历代视学养老之礼
历代优老之事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八 嘉礼五十一
巡狩
巡狩名义
巡狩之期
虞巡狩之礼
周巡狩之礼
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九 嘉礼五十二
巡狩
秦
汉
后汉
魏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 嘉礼五十三
巡狩
宋
辽
金
元
明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一 嘉礼五十四
观象授时
天行
天九重
天地之体
北极
黄极
月五星恒星之极
左旋右旋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二 嘉礼五十五
观象授时
黄赤道附黄赤距纬
月道
古今度法
黄赤道经纬度附地平经纬度
黄赤道宿度
列宿十二次
周天十二宫次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三 嘉礼五十六
观象授时
观象名义
上古观象
虞夏观象附论月建
殷周观象
汉以来观象
第十四册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四 嘉礼五十七
观象授时
测景之法
测日景求地中以定里差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五 嘉礼五十八
观象授时
测中星考日躔以定岁差
致日月以正节气
漏刻星晷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六 嘉礼五十九
观象授时
岁实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七 嘉礼六十
观象授时
测日行盈缩以推定气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八 嘉礼六十一
观象授时
考冬至以正气序
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九 嘉礼六十二
观象授时
置闰
朔实
月行迟疾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 嘉礼六十三
观象授时
日月交食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一 嘉礼六十四
观象授时
五星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二 嘉礼六十五
观象授时
恒星总论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三 嘉礼六十六
观象授时
东方苍龙七宿
北方玄武七宿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四 嘉礼六十七
观象授时
西方白虎七宿
南方朱鸟七宿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五 嘉礼六十八
观象授时
推步法上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六 嘉礼六十九
观象授时
推步法中
第十五册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七 嘉礼七十
观象授时
推步法下附勾股割圆记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八 嘉礼七十一
观象授时
三正统论
唐虞夏正朔
商正朔
周正朔
秦正朔
汉改正朔
魏改正朔
唐改正朔
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九 嘉礼七十二
观象授时
时令上
五礼通考卷二百 嘉礼七十三
观象授时
时令下
后汉至唐读时令
五礼通考卷二百一 嘉礼七十四
体国经野
虞十二州
禹贡冀兖青三州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 嘉礼七十五
体国经野
禹贡徐扬荆三州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 嘉礼七十六
体国经野
禹贡豫梁雍三州
五礼通考卷二百四 嘉礼七十七
体国经野
禹贡随山浚川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 嘉礼七十八
体国经野
古大河终
今大河
禹贡随山浚川
五礼通考卷二百六 嘉礼七十九
体国经野
禹贡随山浚川
五礼通考卷二百七 嘉礼八十
体国经野
商九有
周职方
春秋周都邑山川
第十六册
五礼通考卷二百八 嘉礼八十一
体国经野
春秋列国都邑山川上
五礼通考卷二百九 嘉礼八十二
体国经野
春秋列国都邑山川中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 嘉礼八十三
体国经野
春秋列国都邑山川下附四书释地
战国七雄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一 嘉礼八十四
体国经野
秦
汉
后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二 嘉礼八十五
体国经野
五代
宋
辽金元
明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三 嘉礼八十六
设官分职
官制总论
上古官制
唐虞官制
夏商官制
周初官制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四 嘉礼八十七
设官分职
周礼官制上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五 嘉礼八十八
设官分职
周礼官制下
周侯国官制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六 嘉礼八十九
设官分职
春秋官制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七 嘉礼九十
设官分职
秦官制
两汉官制
魏官制
晋官制
宋官制
梁官制
陈官制
北魏官制
北齐官制
北周官制
隋官制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八 嘉礼九十一
设官分职
唐官制
宋官制
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九 嘉礼九十二
设官分职
辽官制
金官制
元官制
明官制
第十七册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 宾礼一
天子受诸侯朝
朝觐宗遇名义
朝觐之期
圭璧
裼袭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一 宾礼二
天子受诸侯朝
朝觐服冕
车旗
几筵
玉币
摈介
天子诸侯称谓
诸侯朝觐告祭
在途
至郊
委积
郊劳
后劳
在馆
送逆之节
将币
贡物
锡予
致饔饩
飨食之等
朝宿之邑汤沐邑附
朝变礼
朝觐失礼
类见
蕃国入宾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二 宾礼三
天子受诸侯觐
仪礼觐礼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三 宾礼四
天子受诸侯蕃国朝觐
唐虞朝觐
夏朝觐
殷朝觐
周
两汉
魏晋至隋
唐
宋
元
明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四 宾礼五
会同
会同名义
会同告祭
会同先事戒具
会同在路委积及市政
会同所过供膳
会同车旗
会同次舍
会同坛壝宫
行礼之节
会同牢礼
会同赐予
会同盟约
会同祷祠
会同而射
诸侯来问
小会同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五 宾礼六
三恪二王后
通论
虞
夏
商
周
两汉
魏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金
元
明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六 宾礼七
诸侯聘于天子
聘眺名义
聘眺仪节
春秋诸国聘周
两汉蕃使朝贡
唐蕃使朝贡
宋蕃使朝贡
辽蕃使朝贡
金蕃使朝贡
元蕃使朝贡
明蕃使朝贡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七 宾礼八
天子遣使诸侯国
总论天子遣使之事
王命
介
节信
币
遣使劳使
周聘鲁
周锡命
周归脤
周会盟
周赗葬
周使求
过国
两汉遣使诣蕃
唐遣使诣蕃
辽宋遣使
元遣使诣蕃
明遣使诣蕃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八 宾礼九
诸侯相朝
总论
告祭听朝
馆舍
坛
行礼之节
摈介之容
致礼
大夫从君不私觌
朝变礼
诸侯相朝失礼
春秋诸侯相朝
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九 宾礼十
诸侯会盟遇
会盟遇名义
会盟
遇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 宾礼十一
诸侯遣使交聘
仪礼聘礼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一 宾礼十二
诸侯遣使交聘
聘问名义
行礼之节
圭币
聘使称谓
主国待宾
聘使之容
宾出入公门
宾介见主君
礼宾及牢礼之等
聘变礼
春秋交聘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二 宾礼十三
相见礼
仪礼士相见礼
经传相见礼
列代相见礼
贽
第十八册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三 军礼一
军制
军礼之纲
出军之制上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四 军礼二
军制
出军之制中
出军之制下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五 军礼三
军制
邦国军制
春秋邦国军制之变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六 军礼四
军制
秦兵制
汉军制
晋军制
周隋军制
唐军制
宋军制
金军制
元军制
明军制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七 军礼五
出师
师名义
出师时令
亲征
诸侯专征
类上帝
宜社
造庙
禡
受命于祖
受成于学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八 军礼六
出师
命将告庙武成王庙附
軷
祭所过山川
誓师
劳师
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九 军礼七
出师
军中职事
营阵行列
车路
旌旗
兵器
军容
坐作进退击刺之节
军中禁令
军中刑赏
军中之祭
致师
用师名目
凯旋告祭献俘宣露布附
献捷
受降
饮至
论功行赏
师不功
遣戍
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 军礼八
校阅
校阅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辽金元
明
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一 军礼九
车战
车战
攻城之车
春秋车战
汉至宋车战
舟师
春秋舟师
汉至明舟师
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二 军礼十
田猎上
田猎名义
田猎时令
田猎官司戒具
田猎征发政令
田猎祭祀
春搜
夏苗
秋狝
冬狩
颁禽供祭
诸侯田猎
大夫田猎
田猎取物之仁
经传田猎之事
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三 军礼十一
田猎下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辽
金
元
明
火田附
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四 军礼十二
马政上
周马政
秦汉
南北朝
隋唐
五代
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五 军礼十三
马政下
宋
辽金元
明
第十九册
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六 凶礼一
荒礼
荒礼通论
备荒之政
检勘灾伤
遣使存恤
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七 凶礼二
荒礼
散利上
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八 凶礼三
荒礼
散利下
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九 凶礼四
荒礼
薄征
缓刑
弛力
舍禁
去几
眚礼
杀哀
蕃乐
多昏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 凶礼五
荒礼
索鬼神
除盗贼
劝分
移民通财
统论荒政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一 凶礼六
札礼
烖礼
经传烖礼
经传吊烖礼
救日月伐鼓
禬礼
恤礼
唁礼
问疾礼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二 凶礼七
丧礼
斩衰三年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三 凶礼八
丧礼
齐衰三年
齐衰杖期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四 凶礼九
丧礼
齐衰不杖期
第二十册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五 凶礼十
丧礼
齐衰无受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六 凶礼十一
丧礼
殇大功九月七月
大功九月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七 凶礼十二
丧礼
繐衰葬除之
殇小功五月
小功五月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八 凶礼十三
丧礼
缌麻三月
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九 凶礼十四
丧礼
丧服记
五礼通考卷二百六十 凶礼十五
丧礼
仪礼士丧礼
五礼通考卷二百六十一 凶礼十六
丧礼
仪礼既夕
五礼通考卷二百六十二 凶礼十七
丧礼
仪礼士虞礼附仪礼丧服或问
附录一 五礼通考序跋
卢文弨序
卢见曾序
方观承序
王鸣盛序
五礼通考提要
张廷济跋
王欣夫跋
附录二 秦蕙田墓志铭
附录三 校勘引用书目
收起
一、本书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集大成之作。
二、本书参与纂修、校订之人,都是清代经学、礼学研究的代表人物,钱大昕、戴震、王鸣盛、卢文弨、蔡德晋、褚寅亮、盛世佐等,他们的参与,保证了《五礼通考》的质量。
三、新式标点,并加专名线,校勘严谨,标点准确,为读者提供一部可读、可引、可信的整理本。
秦蕙田(1702-1764)字树峰,号味经,江南金匮人,清代官员、学者。乾隆元年进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工部、刑部尚书,两充会试正考官。治经深于“三礼”,作《五礼通考》。又有《周易象日笺》、《味经窝类稿》等。 方向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上古及两汉文献,礼学。主要成就:《贾谊集汇校集解》 《孙诒让训诂研究》 《大戴礼记汇校集解》等。 王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古...
展开全文
秦蕙田(1702-1764)字树峰,号味经,江南金匮人,清代官员、学者。乾隆元年进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工部、刑部尚书,两充会试正考官。治经深于“三礼”,作《五礼通考》。又有《周易象日笺》、《味经窝类稿》等。
方向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上古及两汉文献,礼学。主要成就:《贾谊集汇校集解》 《孙诒让训诂研究》 《大戴礼记汇校集解》等。
王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古文献学、礼学。主要成果:《三礼研究论著提要》 《〈礼记〉成书考》,整理《藏书纪事诗》、《守雅堂稿辑存》等文献。
收起
中华书评
MORE
礼学文献的渊薮笃实功夫的结晶
评论人:虞万里《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1月27日 09 版) 2021-02-07
评论内容:
五礼是中国古代礼仪的总称,包括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 清代成书的《五礼通考》对中华礼制作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总结梳理,被称为“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百科全书”。
点染丹黄十数载校成曲礼三千篇
评论人:漆永祥《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1月27日 09 版) 2021-02-07
评论内容:
清代秦蕙田所主纂的《五礼通考》268卷,分吉、嘉、宾、军、凶礼五大类,上自先秦,下讫当时,以《三礼》为核心,广泛徵引历代经史四部之说为佐证,纵横梳理,类例详明,纠谬补阙,时出己见,成为当时礼学研究方面集大成式的重要著述。但近三百年来,迄无点校整理之本,诚为憾事!然在去年年底,我们终于捧到了由南京师范大学方向东、王锷两位教授主持校勘、中华书局出版的皇皇二十巨册整理本《五礼通考》,不仅弥补了我们的缺憾,也给令人焦虑煎熬的庚子大灾之年之岁尾,增添了一份难得的喜气与吉瑞。
媒体报道
MORE
“喜迎二十大”古籍整理出版精品推荐(32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2-08-30
该书征引文献丰赡,将经史子集四部有关礼学的资料剪裁析出,先经后史,按照时代先后排比,堪称集中国古代礼学文献之大成。
《苏东坡全集》等6种图书入选“中国出版集团好书2021年度榜”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2-02-15
《五礼通考》(全20册)[清]秦蕙田 撰 方向东、王锷点校/中华书局 《五礼通考》266卷,由清秦蕙田历时38年编修而成。全书按吉、嘉、宾、军、凶五礼次序,分类编排,考察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演变的历史。
2021年第1期中版好书推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1-02-24
“五礼通考”由清秦蕙田历时38年编修而成。期间参与编纂、校对的钱大昕、戴震等,皆是清代经学代表人物。
图片
五礼通考1-20 平面书影x
五礼通考1-20 立体书影x
书影3
书影2
书影1
1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宋书(全八册)点校本...
(梁)沈约 撰
¥360.00
明实录 附校勘记(...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45000.00
宋书(精装)--(全...
[梁]沈约 撰
¥480.00
旧五代史--全六册(...
陈尚君修订
¥360.00
辽史(全五册)点校本...
[元]脱脱等撰
¥210.00
南齐书(全三册)点校...
[梁]萧子显 撰
¥170.00
点校本二十四史(大字...
[西汉]司马迁等撰 ...
¥13000.00
新五代史--全三册(...
陈尚君修订
¥180.00
点校本二十四史国庆七...
(汉)司马迁等撰,顾...
¥38000.00
隋书(全六册)点校本...
[唐]魏徵 等撰
¥280.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