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大众普及 > 历史
龙门石窟供养人
让我们回到中古洛阳,开启一场龙门石窟的历史与艺术之旅。
¥
46.00
作者: [美]倪雅梅著 陈朝阳译 赵诣,朱品岩校译 龙门石窟研究院编
发布日期:2020-11-03
中图分类法:K879.234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250 千字 总页数:356 页
ISBN号: 9787101147612
丛书名:
访问量:319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相关图片及视频
精彩章节
本书主要以龙门石窟题记中呈现的供养人信息及其造像活动为线索,讨论了北魏至唐代佛教造像活动与政治的关系。其中涉及北魏皇帝与佛教信仰的关系,皇帝造像活动的社会和精神功效,造像题记的叙述与供养人身份、性别的联系,不同造像以及唐代皇室成员(特别是唐高宗和武则天)造像活动与其政治利益诉求的关系,以及皇帝身边宦官的捐资造像行为,等等。作者梳理了窟龛内部结构和外围信息,以理解供养人开凿造像的目的,通过供养人来了...
展开全文
本书主要以龙门石窟题记中呈现的供养人信息及其造像活动为线索,讨论了北魏至唐代佛教造像活动与政治的关系。其中涉及北魏皇帝与佛教信仰的关系,皇帝造像活动的社会和精神功效,造像题记的叙述与供养人身份、性别的联系,不同造像以及唐代皇室成员(特别是唐高宗和武则天)造像活动与其政治利益诉求的关系,以及皇帝身边宦官的捐资造像行为,等等。作者梳理了窟龛内部结构和外围信息,以理解供养人开凿造像的目的,通过供养人来了解龙门石窟。
收起
中文版序
导 言
第一章 皇帝即如来
第二章 造像果报
第三章 造像费用的修辞
第四章 孝道政治
第五章 震旦护法
第六章 脂粉钱
第七章 卫星窟
第八章 为了个人的救赎
结 语 龙门后话
译后记
1. 本书为美国汉学家、艺术史研究学者倪雅梅教授关于5至8世纪龙门石窟造像及供养人的社会、文化、政治关系的著作。以小见大,读者可由此切入了解北魏至初唐的中国历史与社会。 2. 对读者感兴趣的人物作了专题讨论,如北魏胡太后;对唐高宗和武则天捐资建佛,对卢舍那佛像是否仿刻武后等热点问题亦作出了独到分析。 3.重新诠释了龙门石窟与中国中古史之间的关系,且超越了一般艺术史研究的讨论范畴,不仅在西文学术圈具...
展开全文
1.
本书为美国汉学家、艺术史研究学者倪雅梅教授关于5至8世纪龙门石窟造像及供养人的社会、文化、政治关系的著作。以小见大,读者可由此切入了解北魏至初唐的中国历史与社会。
2.
对读者感兴趣的人物作了专题讨论,如北魏胡太后;对唐高宗和武则天捐资建佛,对卢舍那佛像是否仿刻武后等热点问题亦作出了独到分析。
3.重新诠释了龙门石窟与中国中古史之间的关系,且超越了一般艺术史研究的讨论范畴,不仅在西文学术圈具有开创意义,这样的研究方法在中国、日本学界中也不多见。
4.以敦煌石窟艺术为代表的石窟热潮近年来在国内颇为兴盛,该书从供养人角度,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石窟艺术及其历史背景的窗口。
5.西方学者有历史研究通俗化写作的传统,本书亦不例外,并配有近百幅插图,真正图文并茂,可读性很高,专业性、通俗性俱佳,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艺术史类读本。
收起
倪雅梅(Amy McNair), 著名艺术史家, 堪萨斯大学艺术史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艺术史与书法史, 发表了大量关于龙门石窟艺术的论文, 是北美龙门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近年来对中国绘画史亦颇有涉猎。著有《中正之笔: 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 陈朝阳,1975年生,河南渑池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洛阳理工学院古都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长期进行龙门石窟碑刻题记的研究。参与编撰《龙门二十品...
展开全文
倪雅梅(Amy McNair), 著名艺术史家, 堪萨斯大学艺术史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艺术史与书法史, 发表了大量关于龙门石窟艺术的论文, 是北美龙门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近年来对中国绘画史亦颇有涉猎。著有《中正之笔: 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
陈朝阳,1975年生,河南渑池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洛阳理工学院古都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长期进行龙门石窟碑刻题记的研究。参与编撰《龙门二十品》《中原文化大典·龙门石窟卷》。
收起
媒体报道
MORE
武则天与中国石窟寺 | 活动回顾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2023-06-01
以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中国石窟,代表着中国建筑艺术和宗教艺术结合的高度。而这些石窟的开掘与建造,和当权者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尤其是龙门石窟和莫高窟,更与女皇武则天有着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和“5.19中国旅游日”前夕,5月15日中午,中华书局上海聚珍文化“聚珍十二点·午间日读书”直播活动又如约而至,聚珍文化编辑黄飞立和周天同读者一起分享《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和《龙门石窟供养人》的精彩内容。
武则天与龙门卢舍那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2023-05-22
选择卢舍那作为像龛的主像,在龙门是前所未闻的,因此这个造像选择对于供养人来讲一定有很特别的意义,但是目前主流的理论忽略了卢舍那造像本身的宗教意义和功能,而断定造此大龛纯粹出于政治目的。尽管造像铭文中很明确地说卢舍那像龛是由皇帝发起开凿,皇后捐出了自己的脂粉钱以协助,但是一些学者坚信该龛的原始供养人就是武后。1970年在龙门石窟文物保管所工作的宫大中坚持认为“大像龛的创建,是由执掌国柄的大唐天后——武则天作后台的”。他写道,“武则天利用佛教,不惜劳民伤财”,说她“大规模地修庙宇、开石窟、造大像,为她自己歌功颂德,树碑立传”。他强调武后开凿这个大像龛是为了自己政治和宗教的荣耀,并认为卢舍那像是仿照武则天的肖像而造。传统的观点认为佛和菩萨都是男性,宫大中声称这尊造像一反佛教传统惯例,自出机杼地采用了女性的外貌特征来塑造佛像。他又指出太平公主被描述成“方额广颐”,武后和太平公主相貌相似。所以,武后的面貌可以说“与大卢舍那佛的形象特征几乎完全吻合。因此,可以说大卢舍那佛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写照,或者说就是武则天的模拟像”。
图片
1
2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
齐东方著
¥58.00
从三星堆到金沙——中...
黄剑华著
¥76.00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
阿城 著
¥168.00
通鉴纪事本末--全1...
[宋]袁枢撰 杨寄林...
¥718.00
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
¥29.00
图文中国史
樊树志著
¥99.00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江晓原著
¥42.00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
张经纬著
¥49.00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
于赓哲著
¥58.00
顾随和他的弟子
赵林涛著
¥45.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