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彊村丛书》以《云谣集杂曲子》为首,汇集了南北藏书家珍藏的名椠旧钞,众多沉埋已久的词集,由此重现于世。
《彊村丛书》是一部集大成的大型词集丛刻,以收集之广博,为中国词学研究提供了丰赡的文本资料。且在选底本、校本,校正误、校异同、别诗词、补遗佚、订词题等编纂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词集丛刊的编纂体例,校雠精审,为同类丛刻所不能及,从而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和编纂校勘的范式。
《彊村丛书》版片历经百年,现存于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该馆收藏了二十余万片古代雕版,《彊村丛书》版片为其中佼佼者,保存基本完好。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让雕版文化活化起来,经江苏省文物局批复,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提供《彊村丛书》原版片,由扬州古籍线装文化有限公司刷印,中华书局出版。当代雕版大师陈义时刊刻了这部书的收藏证书,堪称佳话。此次旧版新刷,全套书在形制、用纸用墨上,都力求再现原书原貌与规模。纸佳墨黑,精刻精印,为收藏之佳品。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肇始于“里巷之音”“胡夷之曲”的词,宋代的文化生态提供了其滋生的文化土壤,促使它蜕变与转身,形成了特有的形式规范、表现方式、风格意境……并且凭着这些独有的审美风貌,逐渐步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的主流,进入创作的旺盛期。一时间,词学大家、词派、词作不断涌出;同时,各种词籍的刊刻也现其发端。从宋代至清代,名椠秘抄,纷至沓来。在众多的词集丛刻中,广搜博采,又兼有考订校雠之功的,就为朱孝臧《彊村丛书》所独擅了。
辑校者朱孝臧,因为署名“上彊村民”的一本宋词选本《宋词三百首》传诵之广而家喻户晓。这本畅销书掩映下的是一位词学大师的剪影。朱孝臧(一八五七——一九三一),又名祖谋,字藿生,一字古微。祖居归安(今江苏吴兴),因宅上彊山麓,故号上彊村民,又号沤尹。光绪三十年(1894),于广东学政任上辞官归隐苏州。辛亥革命后,以遗老终。朱孝臧早年工诗,四十岁始专力词学,遂成为近代词学宗师,与王鹏运、况周颐、郑文焯并称清季词学四大家。他致力于词籍校勘,遍求南北藏书家善本,殚精竭虑,历时三十年,校编而成了煌煌巨帙《彊村丛书》。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