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大众普及 > 历史
重写晚明史:朝廷与党争
樊树志先生细讲晚明史新作,“重写晚明史”系列之一; 以全球史的视野聚焦晚明王朝,由朝廷间的日常细节建构晚明大历史; 从万历与朝臣的立储之争,到大臣间的相互攻伐, 晚明如何陷入层层纷争而不能自拔?
¥
62.00
作者: 樊树志著
发布日期:2018-07-30
中图分类法:K248.307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456 千字 总页数:578 页
ISBN号: 9787101133578
丛书名:
访问量:1726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精彩章节
本书是樊树志先生以全球史的视野细讲晚明史的新作——“重写晚明史”系列之一。作者站在全球的角度聚焦晚明王朝,史识史见与历史新知交融笔下。本书描绘了一幅从万历间皇帝与大臣的立储之争,到天启年间阉党与东林党争的历史长卷。通过诸多细节对话和场景还原,立体呈现了万历皇帝复杂的内心世界,及东林士人在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信念与阉党横行、颠倒黑白的现实世界中的思想挣扎。 本书分六章:第一章《“争国本”:围绕册...
展开全文
本书是樊树志先生以全球史的视野细讲晚明史的新作——“重写晚明史”系列之一。作者站在全球的角度聚焦晚明王朝,史识史见与历史新知交融笔下。本书描绘了一幅从万历间皇帝与大臣的立储之争,到天启年间阉党与东林党争的历史长卷。通过诸多细节对话和场景还原,立体呈现了万历皇帝复杂的内心世界,及东林士人在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信念与阉党横行、颠倒黑白的现实世界中的思想挣扎。
本书分六章:第一章《“争国本”:围绕册立皇太子的纷争》,第二章《疑影重重的内廷》,第三章《勤于聚敛怠于临朝的皇帝》,第四章《东林书院的实态分析——“东林党”论质疑》,第五章《从泰昌到天启》,第六章《畸形的阉党专政时代》。
收起
第一章 “争国本”:围绕册立皇太子的纷争 一 “争国本”的由来 二 朱翊钧的宫闱生活与酒色财气习性 1. 朱翊钧的“衽席之爱”“曲蘖之好” 2. 雒于仁:“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 三 册立东宫之争 1. “中外人情咸谓久当册立” 2. “朕怪其聒激渎扰,归过于上,要直于身” 3. 册立无望,大臣纷纷挂冠而去 4. 王家屏封还谕旨,以去格主 四 所谓“三王并封”之议 1. 赵志皋老迈无能 2. 王...
展开全文
第一章 “争国本”:围绕册立皇太子的纷争
一 “争国本”的由来
二 朱翊钧的宫闱生活与酒色财气习性
1. 朱翊钧的“衽席之爱”“曲蘖之好”
2. 雒于仁:“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
三 册立东宫之争
1. “中外人情咸谓久当册立”
2. “朕怪其聒激渎扰,归过于上,要直于身”
3. 册立无望,大臣纷纷挂冠而去
4. 王家屏封还谕旨,以去格主
四 所谓“三王并封”之议
1. 赵志皋老迈无能
2. 王锡爵复出
3. 危机的化解“今日犹豫之旨,群臣将何所取信耶?”
4. “伏乞天恩,容令认罪改正”
五 皇长子常洛由出阁到册立
1. 皇长子常洛出阁讲学
2. 一拖再拖的冠婚礼与册立礼
第二章 疑影重重的内廷
一 楚王案
1. 封建与藩王
2. “楚藩大变异姓假王”
二 妖书案
1. 《闺范》《闺范图说》与《忧危竑议》
2. 《续忧危竑议》引发的政治地震
3. “妖书案”的株连
4. 且看“妖书案”如何收场
5. 余波:内阁成为众矢之的
三 梃击案
1. 皇太子朱常洛的厄运
2. 疑窦丛生的梃击案
3. 上谕:“毋得株连无辜,致伤天和”
第三章 勤于聚敛怠于临朝的皇帝
一 “帝耗天下以给福王”
1. 福王朱常洵的靡费
2. 一拖再拖的福王“之国”
3. “举江北半壁之天下,尽属藩使之鱼肉”
二 聚敛财富: 矿税太监横行
1. 贪财君主的聚敛癖好
2. 矿税太监一瞥
3. 登峰造极的制度腐败
三 临清民变、湖广民变及其他
1. 太监马堂的横征暴敛与临清民变
2. 太监陈奉的鸱张狠毒与湖广民变
3. 苏州民变与云南民变
4. 只撤矿监,不撤税监
四 怠于临朝的朱翊钧
1. 为何怠于临朝?
2. “廊庙不成廊庙,世界不成世界”
第四章 东林书院的实态分析——“东林党”论质疑
一 “维世教觉人心”: 东林书院的本来面目
1. 杨时的东林书院与邵宝的东林书院
2. 顾宪成兴复东林书院
3. 东林书院的规制、会约与院规
二 “课实功以穷经”,“绝议论以乐时”——东林书院的日常生活
1. 大会、小会与日课
2. 《东林商语》与《东林论学语》——东林书院的讲义
3. “独以全力用之圣学”
三 政治诬陷:“讲学东林,遥执朝政”
1. “人情所最跂望者无如开言路、起废臣二事”
2. “顾宪成起升南京光禄寺少卿添注”
3. “直道难容,枉道易合”——关于《寤言》与《寐言》
4. 淮抚李三才的为官风采
5. “料攻淮则东林必救,可布一网打尽之局”——顾宪成与李三才
6. “张四面之网,造无底之阱”
四 东林非党论
1. 李三才:“以消党祸,以安天下”
2. “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
3. “小人之倾君子,未有不托于朋党之一言”
4. 关于“东林”与“浙党”
第五章 从泰昌到天启
一 昙花一现的泰昌朝
1. 万历的最后岁月
2. 来不及施展的泰昌新政
3. 郑贵妃、李选侍上蹿下跳
4. 泰昌皇帝朱常洛之死
二 从泰昌到天启的过渡
1. 围绕李选侍移宫的纷争
2. 天启皇帝朱由校即位
3. 短暂的“众正盈朝”局面
第六章 畸形的阉党专政时代一
三 位一体: 朱由校·魏忠贤·客氏
1. 朱由校: 醉心于玩乐的皇帝
2. 魏忠贤: 市井无赖登上权力巅峰
3. 客氏: 从乳媪到“老祖太太千岁”
二 正与邪的较量
1. 魏忠贤的阉党
2. 邹元标、冯从吾与首善书院事件
3. “空人国以庇私党,詈道学以逐名贤”——文震孟、郑鄤的忿激之论
4. 另一种形式的较量
三 惊心动魄的倒魏风潮
1. 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
2. “臣工先后申疏无不危悚激切”
3.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四 反攻倒算:六君子之狱
1. 官场大清洗
2. 杨涟:“仁义一生,死于诏狱”
3. 左光斗:“辱极苦极污极痛极,何缘得生”
4. 魏大中:“臣子死于王家,男儿常事”
5. “虎狼之肆威,狗彘之不食”
五 镇压正人君子的舆论攻势
1. 篡改当代历史的《三朝要典》
2. 仿效《水浒》一百零八将的《东林点将录》
3. 《东林党人榜》及其他
六 浩气长存:七君子之狱
1. 黄尊素:“正气长流海岳愁”
2. 高攀龙:“心如太虚,本无生死”
3. 李应昇:“十年未敢负朝廷”
4. 缪昌期:“一死无余事,三朝未报心”
5. 周顺昌与“开读之变”
6. 周宗建与周起元之死
七 魏忠贤个人崇拜运动
1. “奢侈性成,服妖僭制”
2. 无上名号:“九千九百岁爷爷”
3. “遍地立祠,设像祝釐”
《重写晚明史》后记
收起
1.名家新著,樊树志先生细讲晚明史新作,“重写晚明史”系列之一: ☆ 樊树志先生年届八十而笔耕不辍,在全球史视野下聚焦晚明王朝,以朝廷间的日常细节描绘出一幅晚明的历史长卷。 ☆ 晚明社会自海禁开放后,又经过万历新政,社会发展可谓欣欣向荣。但自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朝堂之内怪相迭出、戾气弥漫——皇帝和大臣间的立储之争、阉党和大臣的党争攻伐、廷臣之间的相互倾轧,使得朝堂人心涣散。史家说明朝实亡于万历,是...
展开全文
1.名家新著,樊树志先生细讲晚明史新作,“重写晚明史”系列之一:
☆ 樊树志先生年届八十而笔耕不辍,在全球史视野下聚焦晚明王朝,以朝廷间的日常细节描绘出一幅晚明的历史长卷。
☆ 晚明社会自海禁开放后,又经过万历新政,社会发展可谓欣欣向荣。但自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朝堂之内怪相迭出、戾气弥漫——皇帝和大臣间的立储之争、阉党和大臣的党争攻伐、廷臣之间的相互倾轧,使得朝堂人心涣散。史家说明朝实亡于万历,是耶非耶?读者见仁见智。
☆ 历史研究是通过回顾过去以展望和建构更好的未来。樊树志先生以六十余年历史研究专业素养和八十余年的知人阅世经历解读晚明,深刻体现了学人的担当意识和作为社会脊梁的责任感。
2. 大众历史的笔法:
☆ 樊树志先生以六十余年历史研究专业素养和八十余年的知人阅世经历,解读晚明政坛跌宕起伏的人事更迭、朝政纷纭;用大众写作笔法,浅白流畅讲述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可读性与思想性俱强。
☆ 通过诸多细节对话和场景还原,立体呈现了万历皇帝复杂的内心世界,及东林士人在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信念与阉党横行、颠倒黑白的现实世界中的思想挣扎。
☆ 细节勾勒与宏大叙事相得益彰,故事性、代入感强,非虚构的严肃历史著作读来胜似虚构文学作品,扣人心弦,动人心魄。
☆ 读史明智,本书更是一面历史之镜,让人不断反思晚明的兴衰成败,看清过去,照亮未来。
3. 学术前沿的专著:
☆ 挖掘大批史料基础上重新书写晚明历史。本书建构在大批晚明历史人物的奏疏、书信、文集、邸钞、实录及方志等材料之上,资料详实周全,但凡书中所涉人物,作者无不一一翻阅其相关著述,并在相互比照研读后,还原历史实况,在大批鲜活生动的细节材料之上,重新书写晚明历史,真实而生动。
☆ 以细节勾勒与宏大叙事相结合,提倡历史学者放开眼界看历史。近二十年来,学界的学术研究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碎片化现象,导致近年来史观在学者和民众中渐趋模糊。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学者,作为社会文化的脊梁,樊树志先生一向主张学术研究要在宏大的历史观指导下,以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术研究推进社会发展。樊树志先生以本书“向宏大叙事致敬”!
收起
樊树志,复旦大学教授。代表著作有:《晚明大变局》(2015)、《明代文人的命运》(2013)、《明史讲稿》(2012)、《张居正与万历皇帝》(2008)、《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2007)、《国史十六讲》(2006)、《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2004)、《晚明史(1573-1644年)》(2003)、《国史概要》(1998)、《崇祯传》(1997)、《万历传》(1993)、《明清江南市镇探...
展开全文
樊树志,复旦大学教授。代表著作有:《晚明大变局》(2015)、《明代文人的命运》(2013)、《明史讲稿》(2012)、《张居正与万历皇帝》(2008)、《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2007)、《国史十六讲》(2006)、《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2004)、《晚明史(1573-1644年)》(2003)、《国史概要》(1998)、《崇祯传》(1997)、《万历传》(1993)、《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等。其中,《晚明史(1573-1644年)》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晚明大变局》入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新华网、新浪网等二十余家媒体2015年度好书,并入选新华网2015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收起
中华书评
MORE
万历帝朱翊钧是个怎样的皇帝——《朝廷与党争》读后
评论人:中华书局聚珍文化 2021-10-25
评论内容:
《朝廷与党争》是我继读了《晚明大变局》后,又读的另一本关于"晚明"历史的书。它同样是樊树志先生"重写晚明史"系列下的一本。这一本深入到了晚明史内部的核心——朝廷、党争。可以说是更加直指腹内,让我们更深入、细致的了解"晚明"。
在宏大叙事中抉隐探微——读樊树志“重写晚明史”系列
评论人: 2018-10-23
评论内容:
樊树志先生是明清史的大家,尤以晚明史的研究见长,数十年来持续耕耘于这一领域,著作等身,创见颇丰。新近出版的“重写晚明史”系列图书,可谓皇皇巨著,代表了他几十年研究的总结性成果。
媒体报道
MORE
中华聚珍万花荐书 | 《重写晚明史:朝廷与党争》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2024-06-20
《重写晚明史:朝廷与党争》是著名的明史研究学者樊树志先生“重写晚明史系列”的第三种,描绘了一幅从万历间皇帝与大臣的立储之争,到天启年间阉党与东林党争的历史长卷。通过诸多细节对话和场景还原,立体呈现了万历皇帝复杂的内心世界,及东林士人在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信念与阉党横行、颠倒黑白的现实世界中的思想挣扎。
樊树志《重写晚明史:朝廷与党争》丨五月好读书特辑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2022-05-23
《重写晚明史:朝廷与党争》是著名的明史研究学者樊树志先生“重写晚明史系列”的第三种,描绘了一幅从万历间皇帝与大臣的立储之争,到天启年间阉党与东林党争的历史长卷。通过诸多细节对话和场景还原,立体呈现了万历皇帝复杂的内心世界,及东林士人在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信念与阉党横行、颠倒黑白的现实世界中的思想挣扎。
2018年第5期中版好书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8-09-19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意渐浓,中国出版集团携旗下出版社精选了29本好书奉上,与君共读。其中,主题出版图书通过港珠澳大桥建设、中国船舶工业的兴起等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重工业领域的辉煌成果。文学艺术类图书展示了多领域名人的跨界风采。《傅雷的美术世界》(人民美术出版社)展示了一直以作家、翻译家而为人熟知的傅雷在美术领域的造诣。在傅雷诞辰110周年的2018年,为读者进一步了解傅雷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此外还有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的书法选集《孙中山书法选》(荣宝斋出版社)等。人文社科类图书既有厚重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商务印书馆)及“重写晚明史”系列(中华书局)等,还有《哲学100问:一看就懂的西方哲学简史》(华文出版社)等“轻知识”图书。少儿教育类图书这次重点推介了有趣有料的少儿科普。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
齐东方著
¥58.00
从三星堆到金沙——中...
黄剑华著
¥76.00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
阿城 著
¥168.00
通鉴纪事本末--全1...
[宋]袁枢撰 杨寄林...
¥718.00
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
¥29.00
图文中国史
樊树志著
¥99.00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江晓原著
¥42.00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
张经纬著
¥49.00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
于赓哲著
¥58.00
顾随和他的弟子
赵林涛著
¥45.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