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大众普及 > 历史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
是时候更新你的历史知识了,重新发现另一个古代中国!
¥
49.00
作者: 张经纬著
发布日期:2018-05-02
中图分类法:K107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300 千字
ISBN号: 9787101127096
丛书名:
访问量:2445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精彩章节
超越五千年视野,打通史前史与文明史的分隔 揭开夏商周三代迷雾,提出国家起源的新假设 以人类学家的思维,破解古代中国人群的互动模式 纣王囚姬昌,姜子牙等献美女、骏马,哪样才让纣王动心? 穆王西征的浪漫背后,还有一个惊人的社会交换体系? 伯乐相马的传说中,居然隐藏着秦国崛起的密码? 吴越争霸的主角们,为什么相继走向两线作战的困境? 中国史上第一个长途旅行的人,按什么规律选择了他的路线? “振大汉之天声...
展开全文
超越五千年视野,打通史前史与文明史的分隔
揭开夏商周三代迷雾,提出国家起源的新假设
以人类学家的思维,破解古代中国人群的互动模式
纣王囚姬昌,姜子牙等献美女、骏马,哪样才让纣王动心?
穆王西征的浪漫背后,还有一个惊人的社会交换体系?
伯乐相马的传说中,居然隐藏着秦国崛起的密码?
吴越争霸的主角们,为什么相继走向两线作战的困境?
中国史上第一个长途旅行的人,按什么规律选择了他的路线?
“振大汉之天声”,其实只是一种历史的幻象?
……
太多的历史谜题,本书将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答案,
让我们拥有更宽阔的历史视野——在把握历史的同时,也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
本书不拘泥于“华夏中心”观念,将中国历史上各人群的活动,投射到东亚大陆的地理构造上,运用人类学方法重新解读中国历史上(上溯夏商周、下迄明清)众多人群留下的传说和谜团,对这些古代人群崛起的原因和最终的走向,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新知。本书尝试描绘出一幅东亚人群迁移和文化变迁的动态图景,打通东亚大陆史前史与文明史的巨大分隔,传递出一种完整的“人类史”的观念。
这是一部人类学家视野中的中国大历史,将给读者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带来升级换代的畅快体验。
全书收有近三十面彩色插图。
收起
前言:构建完整的人类史 第一章 东亚大陆的人文、地理志 引言 秦始皇的旅行 1.1 秦始皇的旅行(一) 正文 地质年代的舞台 1.2 “地理漏斗”与更大的结构 1.3 通道与“塞子” 1.4 东亚大陆的联系之网 1.5 人类的旅行 1.6 文化的定义及其引理 1.7 建立人类迁移—互动模型 1.8 小结:秦始皇的旅行(二) 第二章 地理构造与人类活动 引言 赞普的天堂 2.1 “天神下凡”:从神山...
展开全文
前言:构建完整的人类史
第一章 东亚大陆的人文、地理志
引言 秦始皇的旅行
1.1 秦始皇的旅行(一)
正文 地质年代的舞台
1.2 “地理漏斗”与更大的结构
1.3 通道与“塞子”
1.4 东亚大陆的联系之网
1.5 人类的旅行
1.6 文化的定义及其引理
1.7 建立人类迁移—互动模型
1.8 小结:秦始皇的旅行(二)
第二章 地理构造与人类活动
引言 赞普的天堂
2.1 “天神下凡”:从神山降临的赞普
2.2 天堂有路,洞天两重
2.3 且行且徘徊,已在千里之外
2.4 万壑千山,皆是通途
正文 吴越争霸
2.5 三千越甲可吞吴(一)
2.6 三千越甲可吞吴(二)
2.7 干越之剑的秘密
2.8 吴越在齐、楚之间
2.9 更大的趋势
2.10 小结:“太平洋板块”南部的压力传递
第三章 古典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引言 杨家将往事
3.1 穆桂英、佘太君与杨家将
3.2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3.3 平夏南山云有异,源流风俗本不殊
3.4 物质生产与文化变迁
正文 八骏的秘密
3.5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3.6 小盂鼎:穆王传说的另一面
3.7 八骏的秘密
3.8 由“生”到“熟”的西戎
3.9 秦与周:互动之网
3.10 秦人的契机
3.11 秦晋之好
3.12 燕赵的复仇
3.13 小结:“太平洋板块”北部的压力传递
第四章 人群互动与迁移动力
引言 人参和女真
4.1 牧圉此时犹捍御?——重新解读明清之际
4.2 开始在白山黑水之间
4.3 打围放牧,纵便生理
4.4 夷得华货即欢忭
4.5 人参、女真、山海关
4.6 “社会变迁”的基本模型
正文 羌在商周之间
4.7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
4.8 有命在天
4.9 羌在商周之间
4.10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
4.11 克东夷而陨其身
4.12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的代价
4.13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4.14 泉之竭矣:从“好利”到失利
4.15 小结:内迫于中国,延及鬼方
第五章 更大的互动:东亚大陆的命运(上)
引言 秦始皇的理想
5.1 秦始皇的理想
正文 汉武帝的选择
5.2 最后的越人王国
5.3 单于的选择(一):致命的诱惑
5.4 单于的选择(二):交织的命运
5.5 武帝的品味
5.6 无尽的轮台
5.7 王莽的机会(一):“司农钱尽”
5.8 王莽的机会(二):“孝悌之心”
5.9 小结:西汉的黄昏
第六章 更大的互动:东亚大陆的命运(下)
引言 宝钏与平贵
6.1 “王宝钏与薛平贵”的两个版本
6.2 隐藏的主角
6.3 沙陀传奇与盛唐的两面
6.4 薛平贵们的“大登殿”
正文 班彪的策略
6.5 班彪的策略:不劳师而币加(一)
6.6 班彪的策略:不劳师而币加(二)
6.7 班彪的策略:不劳师而币加(三)
6.8 “振大汉之天声”—— Y(t)曲线的顶点
6.9 “羌胡边杂之师”的未来
6.10 北匈奴的复仇(一)
6.11 北匈奴的复仇(二)
6.12 北匈奴的复仇(三)
6.13 董卓们的“大登殿”
6.14 小结:“一夫耕,百人食之”——农业社会的发展模式
第七章 总结:东亚大陆人类迁移的模型
7.1 作为新起点的总结
7.2 东亚的齿轮
7.3 后有来者:东亚大陆的人类史(一)
7.4 前有古人:东亚大陆的人类史(二)
7.5 一个数学模型
7.6 走出三代的“迷雾”
附录一:世界的“齿轮”
附录二:“国家起源”的新假设
收起
张经纬 上海人,上海博物馆馆员,人类学学者,专栏作家,译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民族史与当代民族文化研究,力图突破世界各民族历史的局限,尝试全新的人类史写作。译有《石器时代经济学》《伊隆戈人的猎头》等多部学术作品。在《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东方早报》《澎湃新闻》和“腾讯•大家”等平面及网络媒体设有专栏,定期向公众传播人类学知识。 张经纬先生是我认识的一个年轻学者,他在博物馆中工作同时笔耕不辍,也...
展开全文
张经纬
上海人,上海博物馆馆员,人类学学者,专栏作家,译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民族史与当代民族文化研究,力图突破世界各民族历史的局限,尝试全新的人类史写作。译有《石器时代经济学》《伊隆戈人的猎头》等多部学术作品。在《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东方早报》《澎湃新闻》和“腾讯•大家”等平面及网络媒体设有专栏,定期向公众传播人类学知识。
张经纬先生是我认识的一个年轻学者,他在博物馆中工作同时笔耕不辍,也善于和大众分享心得、新知。
——姜鸣(历史学者,著有《龙旗飘扬的舰队》)
张经纬兄和我结识于主编《上海书评》期间,他的博学与知识更新速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了我最膜拜的作者之一。
——张明扬(专栏作家,曾任《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主编)
张经纬受过最好的民族学和人类学教育,供职于最好的艺术博物馆中,参与翻译过最好的一套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译丛;而且,他是年轻一代学者中最有表达才华的新秀之一。
——徐坚(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名山》《暗流》)
收起
中华书评
MORE
地理视角下的文明推演:中国历史的隐秘动力
评论人: 2018-11-09
评论内容:
如果我们相信进步史观,那么人类历史差不多可以看作是一部不断运动、变化并前行的宏大戏剧,而对历史研究来说最重要的便是揭示导致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动力。这不仅是19世纪欧洲思想的核心之一,在中国也是如此:按阿里夫·德里克的看法,自传统的历史编纂学衰落之后,近百年来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便是一种唯物史观,强调着眼于经济活动等社会要素层面来探索中国历史的变革动力。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构建东亚大陆人文史
评论人:贾雪飞 2018-08-03
评论内容: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自从人类有了可记载的历史,这几个问题一直是哲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普通大众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中华书局)一书,试图以人类学的视野,将东亚大陆的“史前”阶段与东亚大陆的文明史结合起来书写,构建一个完整的东亚大陆人类简史,思路开阔,视角新颖,颇有启发性。
构筑一条“人类史”通途
评论人:张经纬 2018-07-13
评论内容:
穆王西征的浪漫背后,还有一个惊人的社会交换体系?伯乐相马的传说中,居然隐藏着秦国崛起的密码?吴越争霸的主角们,为什么相继走向两线作战的困境?“振大汉之天声”,其实只是一种历史的幻象……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一书,不拘泥于“华夏中心”观念,而将中国历史上各人群的活动,投射到东亚大陆的地理构造上,运用人类学方法解读中国历史上众多人群留下的传说和谜团,对这些古代人群崛起的原因和最终的走向,提出了新的解释。 作者张经纬,系上海博物馆馆员、人类学学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民族史与当代民族文化研究。通过此书,他尝试打通史前史与文明史的分隔,揭开夏商周三代迷雾,提出国家起源的新假设。
媒体报道
MORE
张经纬:博物馆里的人类学家
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2022-08-11
《四夷居中国》不拘泥于“华夏中心”观念,将中国历史上各人群的活动,投射到东亚大陆的地理构造上,运用人类学方法重新解读中国历史上(上溯夏商周、下迄明清)众多人群留下的传说和谜团,对这些古代人群崛起的原因和最终的走向,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新知。本书尝试描绘出一幅东亚人群迁移和文化变迁的动态图景,打通东亚大陆史前史与文明史的巨大分隔,传递出一种完整的“人类史”的观念。
中版好书榜 2018年第4期(上)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8-08-31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入选 中国好书 2018年6月榜单
中华读书报 2018-08-07
【推荐理由】本书是学者张经纬的一部人类史著作。用人类学的思维解读东亚大陆人类活动的规律,通过对以文献记录为代表的人文产物进行分析、解读,来重建古代东亚大陆人群的“起源”与迁移方向,探寻不同人群之间文化互动的基本情况,归纳人类迁移的动力之源,并形象地用齿轮模型来演示。在写作上,作者特意选取了大众熟知的历史故事作为例证,提高了可读性与通俗性,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
齐东方著
¥58.00
从三星堆到金沙——中...
黄剑华著
¥76.00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
阿城 著
¥168.00
通鉴纪事本末--全1...
[宋]袁枢撰 杨寄林...
¥718.00
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
¥29.00
图文中国史
樊树志著
¥99.00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江晓原著
¥42.00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
于赓哲著
¥58.00
顾随和他的弟子
赵林涛著
¥45.00
另一个世界——中国记...
[瑞典]林西莉著 李...
¥76.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