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学术著作 > 文学
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精)
南朝诗文“新变”的文体、文本与文化剖析之力作
¥
59.00
作者: 李晓红著
发布日期:2017-10-12
中图分类法:K239.103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200 千字 总页数:294 页
ISBN号: 9787101124729
丛书名:
访问量:1617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精彩章节
《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一书系统探讨南朝雅乐歌辞、永明体、绝句体、七言诗等代表性文体之新变现象。全书交叉运用文学、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南朝学风与士族文化的考察,对乐府“以数立言”的体式创新与九言诗之兴、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开新、绝句诗确立的文化语境、《柏梁诗》作为七言诗体始篇的地位确立与南朝新兴文士的自我士大夫化等论题做出富有新意的研讨,展示出中国文学体式从汉魏风骨走向盛唐气象的内在...
展开全文
《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一书系统探讨南朝雅乐歌辞、永明体、绝句体、七言诗等代表性文体之新变现象。全书交叉运用文学、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南朝学风与士族文化的考察,对乐府“以数立言”的体式创新与九言诗之兴、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开新、绝句诗确立的文化语境、《柏梁诗》作为七言诗体始篇的地位确立与南朝新兴文士的自我士大夫化等论题做出富有新意的研讨,展示出中国文学体式从汉魏风骨走向盛唐气象的内在脉络。
收起
序 绪论 第一节 南朝“文体新变”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南朝“文体新变”研究概况与本书思路 第一章 雅乐歌辞文体新变 ——以五帝歌为中心 第一节 《宋明堂歌》五帝歌辞“以数立言”之创制 第二节 “以数立言”造作五帝歌辞的原因与寓意 第三节 “以数立言”制辞方式的传播及其历史意味 小 结 第二章 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开新 第一节 声律审美发现时代与创首者之争 第二节 永明声律审美与...
展开全文
序
绪论
第一节 南朝“文体新变”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南朝“文体新变”研究概况与本书思路
第一章 雅乐歌辞文体新变
——以五帝歌为中心
第一节 《宋明堂歌》五帝歌辞“以数立言”之创制
第二节 “以数立言”造作五帝歌辞的原因与寓意
第三节 “以数立言”制辞方式的传播及其历史意味
小 结
第二章 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开新
第一节 声律审美发现时代与创首者之争
第二节 永明声律审美与生民歌咏
第三节 “音韵尽殊”与“易读诵”中的自然旨趣
第四节 通融旧传统与新学风之文化品格
第五节 永明声律审美对诗体的影响
小 结
第三章 绝句体的确立与其文化背景
第一节 绝句是否为“唐题”与唐前的绝句观
第二节 五言四句体的兴盛与士族文化取向
第三节 绝句的名义与其文体特色
第四节 从“绝句”至“截句”及其文体史意义
小 结
第四章 齐梁七言诗起源论
第一节 《柏梁诗》与齐梁文人对七言体的接受心态
第二节 南朝诗体观念对“兮”字句式的扬弃
第三节 《柏梁诗》作为七言诗体始篇之影响
小 结
结 语 文体新变与南朝学术文化走向
附录一
中国古代文学中苏小小的形象塑造
一、先行研究及存在问题
二、形塑的起点:《钱唐苏小歌》
三、苏小小多重性格的形塑
四、苏小小传奇:情欲与浪漫主义
五、从幽魂到人:生死存亡的选择
小 结
附录二
论八言诗及其相关问题
一、八言与其诗体的界定
二、卢群与庾信八言诗考
三、翟灏八言诗及其诗体创新尝试
四、八言诗世罕见的原因与其特点探析
小 结
附录三
卞彬童谣与宋齐革易之历史书写
——从《南齐书•卞彬传》据《南史》补字说起
一、《南齐书》与《南史》对卞彬童谣的不同记载
二、童谣文体与卞彬之指刺
三、《南齐书》卞彬童谣的历史语境解析
四、《南史》卞彬童谣的历史语境解析
五、文学修辞与历史书写的复数镜像
小 结
本书各章节发表说明
参考文献
后 记
收起
南北朝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文、史、儒、玄、佛、道等各门均有新变代雄,其中诗文体式之新变尤为显著。本书第一章探讨南朝雅乐歌辞的文体新变,以宋、齐、梁三朝祀五帝歌辞的体式变化为考察线索;第二章讨论促成汉语诗歌从自然协韵之古诗发展至讲究平仄粘对之近体诗的声律审美实践;第三章讨论此期五言四句体的发展及其所反映的绝句文体观念;第四章探讨梁代文士标举《柏梁台联句》为七言诗始篇的背景及其对七律兴起的...
展开全文
南北朝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文、史、儒、玄、佛、道等各门均有新变代雄,其中诗文体式之新变尤为显著。本书第一章探讨南朝雅乐歌辞的文体新变,以宋、齐、梁三朝祀五帝歌辞的体式变化为考察线索;第二章讨论促成汉语诗歌从自然协韵之古诗发展至讲究平仄粘对之近体诗的声律审美实践;第三章讨论此期五言四句体的发展及其所反映的绝句文体观念;第四章探讨梁代文士标举《柏梁台联句》为七言诗始篇的背景及其对七律兴起的影响。结语剖析南朝文体新变与学术文化的走向,认为文士自觉的新变追求和实践,是“知识至上”的南朝学风形成的重要动力。南朝文体新变所表现出文化取向与创新精神,是其时学术文化创造极为活跃的重要原因,为隋唐文化开放的盛世到来奠定了基调。全书在多学科视野中考察南朝的文体新变现象与其时学术文化的内在互动,准确、深刻地揭示此期史籍所言“诗体甚新变”“属文好为新变”的表现形式与深层内涵,有助读者认识古代文化价值系统的阶段性演变机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收起
李晓红,1982年生,2001-2013年就读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历史学博士后证书,2013年7月起就职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体学、南北朝文学与历史文化,在《文学遗产》、《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
李剑国著
¥268.00
吕碧城著作集(上下册...
会闲,鈡锦,李保民编
¥138.00
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
黄一农著
¥138.00
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
童岭著
¥54.00
泽螺居诗经新证 泽螺...
于省吾 著
¥95.00
论语文学研究
阳清 著
¥30.00
诗经二南汇通(精)
刘毓庆著
¥79.00
陈乃乾日记(精)
陈乃乾 著 虞坤林...
¥58.00
鸣沙习学集(全二册)...
徐俊著
¥98.00
曹雪芹研究(第一辑)
北京曹雪芹学会编
¥30.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