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大众普及 > 历史
梨园外纪--民国掌故
一本书带你沉浸式穿越民国,邂逅京剧名伶的百味人生
¥
46.00
作者: 徐慕云著
发布日期:2025-07-14
中图分类法:K825.78;J821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136 千字 总页数:249 页
ISBN号: 9787101171921
丛书名:
访问量:54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相关图片及视频
精彩章节
想知道这些梨园趣闻吗: 谭鑫培“贝勒爷”的名号有何来头? 民国有钱人怎么捧角儿? 为了扮相俊美,民国男伶怎么收拾头面? 新戏园开张,有哪些讨彩避讳的玄妙讲究?…… 1939年5月至1940年4月,著名戏曲理论家徐慕云在《申报》“游艺界”专栏连载《梨园外纪》,重在记录民国时期京剧名伶的艺事趣闻和日常生活,品评生、旦、净、丑各行当的舞台艺术与不同派别的表演特点。本书与《故都宫闱梨园秘史》可谓姊妹篇,共...
展开全文
想知道这些梨园趣闻吗:
谭鑫培“贝勒爷”的名号有何来头?
民国有钱人怎么捧角儿?
为了扮相俊美,民国男伶怎么收拾头面?
新戏园开张,有哪些讨彩避讳的玄妙讲究?……
1939年5月至1940年4月,著名戏曲理论家徐慕云在《申报》“游艺界”专栏连载《梨园外纪》,重在记录民国时期京剧名伶的艺事趣闻和日常生活,品评生、旦、净、丑各行当的舞台艺术与不同派别的表演特点。本书与《故都宫闱梨园秘史》可谓姊妹篇,共同构成了一幅清末民国京剧界台前幕后、发展繁荣的生动画卷。
收起
出版说明 民国后伶人身价抬高的原因 军阀惨杀优伶的残暴行为 大李五好恶作剧 义伶罗葵舫生前两事足述 廿万公帑造就高材生十人 家庭多故,菊朋几步大头后尘遁入空门 余叔岩不愿出演的最大原因 孙毓堃、侯喜瑞堕落下去太可惜了 瑶卿、丽卿的晚境皆远逊于凤卿 卧云居士的堕落与李多奎的上进 红豆馆主文武昆乱无所不能 电影公司宜请尚和玉摄制影片 金少山北上后大红的原因 徐碧云触犯梨园白虎之忌 旦角所用之长包头创始...
展开全文
出版说明
民国后伶人身价抬高的原因
军阀惨杀优伶的残暴行为
大李五好恶作剧
义伶罗葵舫生前两事足述
廿万公帑造就高材生十人
家庭多故,菊朋几步大头后尘遁入空门
余叔岩不愿出演的最大原因
孙毓堃、侯喜瑞堕落下去太可惜了
瑶卿、丽卿的晚境皆远逊于凤卿
卧云居士的堕落与李多奎的上进
红豆馆主文武昆乱无所不能
电影公司宜请尚和玉摄制影片
金少山北上后大红的原因
徐碧云触犯梨园白虎之忌
旦角所用之长包头创始于梅巧玲氏
因言菊朋的红想起贯大元的潦倒
大轴戏前休息十分钟的意义
今昔邀角之不同
长腿将军堂会悬匾与劈匾忙
剃头与拔毛为伶人两大苦事
新建戏馆有开门破台诸迷信
“戏忙子”与“吃飞的”
笛师之子作市长
王克琴与张勋离合之经过
自作聪明倒反弄出笑话
伶人与鸦片
上海宜创一昆、秦、皮黄合演之剧院
三刘之孝义节
员外、贝勒、候补道
《乌龙院》剧中的金银问题
《杀子报》与杀父奇案
王芸芳父子重逢之奇事
老生老旦之嘎调
一出表扬民族英雄的戏剧
老伶工凭能耐吃饭,新艺人靠捧场赚钱
南北各存一供奉
北平票界中两位呆公子
贯大元擅演《永安宫》《汉阳院》等老戏
几位银行界的捧角家
贵俊卿尚在人间耶
点缀新年令节的几出戏
美男子李香匀与臧岚光
罗百岁临危犹作趣语
张荣奎老当益壮
刘赶三二驴送丧
金嗓子坏了
坤伶打炮不宜唱《玉堂春》
某王爷演搭桌戏之趣闻
某坤伶之爱女竟坠楼惨毙
杨小楼亦崇拜李春来
冠绝一时之《长坂坡》带《汉津口》
忆刘鸿声之暴卒
《青石山》之八个马童
南方之琴鼓圣手
老谭之聪明过人处
马连良《临潼山》之方靠旗
《战太平》的华云是花云之误
收起
1.穿越民国梨园,一睹名伶风采 徐慕云长期从事京剧评论和教育工作,与许多名伶交谊深厚,在《梨园外纪》中亲述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尚小云、言菊朋、李多奎等名角儿鲜活逸事,带你沉浸体验民国梨园行业生态、伶人生存处境,一窥政界与梨园的复杂关系。 2.解码京剧艺术,极速入门 戏曲理论家徐慕云以专业独到的见解,深度剖析生、旦、净、丑各行当特点,细致解读不同流派的表演精髓。无论你是资深戏迷,还是戏曲萌新,都...
展开全文
1.穿越民国梨园,一睹名伶风采
徐慕云长期从事京剧评论和教育工作,与许多名伶交谊深厚,在《梨园外纪》中亲述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尚小云、言菊朋、李多奎等名角儿鲜活逸事,带你沉浸体验民国梨园行业生态、伶人生存处境,一窥政界与梨园的复杂关系。
2.解码京剧艺术,极速入门
戏曲理论家徐慕云以专业独到的见解,深度剖析生、旦、净、丑各行当特点,细致解读不同流派的表演精髓。无论你是资深戏迷,还是戏曲萌新,都能轻松get戏曲知识点,刷新固有认知。
3.双书合璧,写就半个世纪的京剧历史长卷
本书与《故都宫闱梨园秘史》珠联璧合,从北平到上海,从宫廷戏台到民间茶园,全方位呈现清末民国京剧界的兴衰沉浮。
4.完整收录,精心编校
徐慕云的《故都宫闱梨园秘史》《梨园外纪》在《申报》连载后,湮没多年。本次出版,按《申报》刊载时的顺序编排,以发表时的报纸原文为底本,完整收录,精心编校,原貌呈现,弥补其他版本删改的遗憾。
收起
徐慕云(1900—1974),原名徐长廙,江苏徐州人,著名戏曲理论家、戏曲教育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曾任上海戏剧学校教务长、中华国剧学校校长、中南戏剧学校教务主任等职。自少年时代即醉心于戏曲艺术,曾学戏于陈彦衡,对谭派艺术有深入研究。长期在《申报》《新闻报》《戏剧春秋》等报刊发表戏剧评论文章,曾主持百代、高亭等唱片公司的京剧唱片编选与录制工作,为京剧声乐资料的积累作出重要贡献。著有《中国戏剧...
展开全文
徐慕云(1900—1974),原名徐长廙,江苏徐州人,著名戏曲理论家、戏曲教育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曾任上海戏剧学校教务长、中华国剧学校校长、中南戏剧学校教务主任等职。自少年时代即醉心于戏曲艺术,曾学戏于陈彦衡,对谭派艺术有深入研究。长期在《申报》《新闻报》《戏剧春秋》等报刊发表戏剧评论文章,曾主持百代、高亭等唱片公司的京剧唱片编选与录制工作,为京剧声乐资料的积累作出重要贡献。著有《中国戏剧史》《梨园影事》《京剧杂谈》等。
收起
图片
1
2
3
4
5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通鉴纪事本末--全1...
[宋]袁枢撰 杨寄林...
¥718.00
从三星堆到金沙——中...
黄剑华著
¥76.00
故宫掌门人1925-...
章宏伟著
¥98.00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
阿城 著
¥168.00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
成长著
¥88.00
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
¥29.00
图文中国史
樊树志著
¥99.00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江晓原著
¥42.00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
张经纬著
¥49.00
顾随和他的弟子
赵林涛著
¥45.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