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大众普及 > 历史
庚子西狩丛谈
一部鲜活的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难实录 看慈禧太后如何体味人间冷暖
¥
42.00
作者: [民国]吴永口述 [民国]刘治襄笔记 李益波点校
发布日期:2025-06-06
中图分类法:K250.6
版次:1-1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90 千字 总页数:202 页
ISBN号: 9787101171563
丛书名:
访问量:72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相关图片及视频
精彩章节
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清政府于次年被逼与八个列强签订极为不平等的《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次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在京津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累累暴行;还造成了近代以来的第二次帝王出逃,清廷的尊严与体面尽失。 “西狩”本是指古代帝王出巡狩猎的活动,“庚子西狩”是对庚子年间清廷逃亡行为的隐晦称呼,实际指1900庚子年慈禧太后...
展开全文
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清政府于次年被逼与八个列强签订极为不平等的《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次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在京津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累累暴行;还造成了近代以来的第二次帝王出逃,清廷的尊严与体面尽失。
“西狩”本是指古代帝王出巡狩猎的活动,“庚子西狩”是对庚子年间清廷逃亡行为的隐晦称呼,实际指1900庚子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从北京逃往西安的经历。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率领部分官僚亲信仓惶出逃,怀来知县吴永是两宫西逃路上第一个接驾的地方官。吴永应对有方,尽忠尽职,深受慈禧宠信,奉命随扈至西安。帝后两宫西狩,吴永一路亲历经过,亲闻行宫琐事。《庚子西狩丛谈》由吴永本人口述、刘治襄记录,详细叙述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从北京出逃往西安及两宫回銮的经历,还记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政变要闻、宫廷内幕、权臣间勾心斗角等。后被译成英文、德文、日文等,广为流传,“中外推崇,视为信史”。翦伯赞先生给予此书高度评价,认为记述庚子西狩的作品无出其右。
收起
前言
序(吴永)
庚子西狩丛谈序(吴闿生)
自叙(刘治襄)
庚子西狩丛谈卷之一
庚子西狩丛谈卷之二
庚子西狩丛谈卷之三
庚子西狩丛谈卷之四上
庚子西狩丛谈卷之四下
跋(饶孟任)
吴渔川先生年谱
☆整理规范,版本优越 本书依据民国十七年(1928)八月北京广华印刷局版整理,以求还原原版书面貌,并参考民国三十二年(1943)上海道德书局版,补入原版本所缺的原作者“自叙”与“年谱”。两个版本的区别,在每卷后一一注释说明。 ☆行文流畅,易于阅读 本书文字流畅,用典纯熟,以散运骈,有文学价值与阅读价值。整理本还增加了书中人物的简介及典故的注释,方便读者阅读。 ☆亲历亲闻,史料价值高 八国联军侵入北...
展开全文
☆整理规范,版本优越
本书依据民国十七年(1928)八月北京广华印刷局版整理,以求还原原版书面貌,并参考民国三十二年(1943)上海道德书局版,补入原版本所缺的原作者“自叙”与“年谱”。两个版本的区别,在每卷后一一注释说明。
☆行文流畅,易于阅读
本书文字流畅,用典纯熟,以散运骈,有文学价值与阅读价值。整理本还增加了书中人物的简介及典故的注释,方便读者阅读。
☆亲历亲闻,史料价值高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皇出逃,本书口述者吴永一路随行,亲闻行宫琐事。翦伯赞先生给予此书高度评价,认为记述庚子西狩的作品无出其右。
收起
吴永(1865—1936年),字渔川,号槃庵,别号观复道人。浙江吴兴人。早年曾入湘军将领鲍超幕府。其元配曾广珣,曾纪泽次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补授直隶怀来(今河北怀来)知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简授广东雷琼道缺。后累迁至山东兖沂曹济兵备道,赏二品顶戴。民国初年任胶东观察使。 刘焜(1867—1931年),浙江兰溪人。原名振书,字芷香、治襄,晚号甓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乡试...
展开全文
吴永(1865—1936年),字渔川,号槃庵,别号观复道人。浙江吴兴人。早年曾入湘军将领鲍超幕府。其元配曾广珣,曾纪泽次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补授直隶怀来(今河北怀来)知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简授广东雷琼道缺。后累迁至山东兖沂曹济兵备道,赏二品顶戴。民国初年任胶东观察使。
刘焜(1867—1931年),浙江兰溪人。原名振书,字芷香、治襄,晚号甓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乡试第一,后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记名提学使等。民国后,历任浙江省议会副议长、浙江巡按使公署秘书长、省警务厅厅长、国务院参议等职。
收起
图片
1
2
3
4
5
6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通鉴纪事本末--全1...
[宋]袁枢撰 杨寄林...
¥718.00
从三星堆到金沙——中...
黄剑华著
¥76.00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
阿城 著
¥168.00
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
¥29.00
图文中国史
樊树志著
¥99.00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江晓原著
¥42.00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
张经纬著
¥49.00
顾随和他的弟子
赵林涛著
¥45.00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
于赓哲著
¥58.00
另一个世界——中国记...
[瑞典]林西莉著 李...
¥76.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