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部《红楼梦》 一部《红楼梦》到底要看什么?
鲁迅读完《红楼梦》,感慨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宝玉而已。”
脂批《红楼梦》,是脂砚斋的《红楼梦》。一个身份让人千端揣测的人物,对《红楼梦》知音似的批解,圈点的文字更加彰显《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1.脂批《红楼梦》仅仅是前八十回的内容,中华书局“名家点评 四大名著”的《红楼梦》不仅收入了脂批《红楼梦》的内容,还补足了王希濂所批解的后四十回的内容,是一部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的名家点评本,以帮助读者读出“四大名著”的三昧,更好地感受名著的魅力。 2. 图书装帧精美,采用宣纸双色印刷,繁体竖排,朱栏乌字,保留古典原貌;配以精美函套。无论是个人收藏品读彰显人生品位,还是作为馈赠的高雅文化礼品,均系上乘之选。
【红楼梦其书】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经过几百年的洗炼,雅俗移位,成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一部妇孺皆知的经典名著。 小说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之间令人唏嘘的凄美爱情,刻画了许多的鲜活人物,驾构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爱情永恒,内涵丰富,人物各色,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一部读不完、说不尽的千古奇书。
【点评者介绍】 脂砚斋:最著名的《红楼梦》点评者。他的身份,是红学史上的一个谜。我们只知道,他不只是《红楼梦》的评点者,还是书的整理者,更是曹雪芹创作过程中的亲密合作者、熟知作者身世和小说素材的曹雪芹亲友,甚至是进入小说角色的模特之一。脂砚斋批点的本子,称作“脂批本”。 王希廉:是清代红学评点三大家之一,他的《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在红学史上影响深远。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居北京。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历官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有《月小山房遗稿》《砚香词•簏存草》等作品传世。
脂砚斋,最著名的《红楼梦》点评者。他的身份是一个谜。他是《红楼梦》的点评者,也是此书的整理者,曹雪芹创作过程中的亲密合作者、熟知作者身世和小说素材的曹氏亲友,甚至是进入小说角色的模特之一。脂砚斋批点的本子,称作“脂批本”。
王希廉(1805年—1877年),原名希棣,字雪芗(又作雪香),因评赞《红楼梦》,自号洞庭护花主人。江苏吴县人。工书善诗文,才华艳发。清代红学评点三大家之一。他的《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在红学史上影响深远。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