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光临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登录
注册
高级搜索
古籍整理
|
学术著作
|
大众普及
|
教育读物
图书
图书
图书资讯
书局快讯
中华书评
下载专区
书讯
局史
动态
荣誉
图书总目
新书
重点
古逸英华
期刊
丛书套书
馆配
天猫
京东
渠道
灿然书屋
伯鸿讲堂
读者开放日
伯鸿书香奖
宋云彬基金
籍合网
古联公司
版权
微博
服务
反盗版
教育培训
当前位置 > 大众普及 > 历史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精)
中国历史地理学主要奠基人和开创者谭其骧,代表作精选精编
¥
68.00
作者: 谭其骧著 葛剑雄,孟刚选编
发布日期:2023-10-19
中图分类法:K928.6
版次:1-5 开本:32开
装帧:精装 版式:简体横排
千字数:300 千字 总页数:420 页
ISBN号: 9787101157772
丛书名:
访问量:190
图书购买
电子书
分享
收藏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中华书评和媒体报道
相关图片及视频
精彩章节
都说巍巍汉唐,汉朝、唐朝的版图究竟有多大?历史上的中国范围如何划定、依据什么标准?七大古都是哪七个,它们凭什么成为首都?黄河以经常泛滥闻名,为什么在东汉至唐朝会有八百年安流?《楚辞》中浪漫的云梦泽到底在哪里?上海又是怎么从一片滩涂变成坚实陆地并逐渐繁盛的?…… 葛剑雄教授从谭其骧先生的学术成果中,精选出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篇章,汇为《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其中还包括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历代政区、两千...
展开全文
都说巍巍汉唐,汉朝、唐朝的版图究竟有多大?历史上的中国范围如何划定、依据什么标准?七大古都是哪七个,它们凭什么成为首都?黄河以经常泛滥闻名,为什么在东汉至唐朝会有八百年安流?《楚辞》中浪漫的云梦泽到底在哪里?上海又是怎么从一片滩涂变成坚实陆地并逐渐繁盛的?……
葛剑雄教授从谭其骧先生的学术成果中,精选出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篇章,汇为《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其中还包括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历代政区、两千多年前的马王堆地图等精彩内容,更有谭先生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奠基人、《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对这一学科所做的根本性定位与思考。书前设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学”,书后附录“历代疆域政区概述”,各朝代政区一目了然。全书精心编排,充分体现了严谨性、可读性与实用性。
收起
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学 /葛剑雄 第一讲 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 二、理由与标准 第二讲 中国历代政区制度演变概述 一、两千多年来政区的演变 二、演变的规律 三、近今的巨变 四、几个应予注意的问题 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 一、七大首都述略 二、首都变迁的原因 三、为何提七大古都? 第四讲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 一、上篇历史人...
展开全文
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学 /葛剑雄
第一讲 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
二、理由与标准
第二讲 中国历代政区制度演变概述
一、两千多年来政区的演变
二、演变的规律
三、近今的巨变
四、几个应予注意的问题
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
一、七大首都述略
二、首都变迁的原因
三、为何提七大古都?
第四讲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发凡与举例
一、上篇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二、下篇人口、政区、文化探讨举例
第五讲 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
二、中国文化的地区差异
三、中国文化的共同性
第六讲 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及其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
一、古地图碎片的拼接复原
二、绘制水准
三、详确程度
四、这幅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
第七讲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一、汉以前黄河下游改过几次道?
二、两条见于先秦文献的黄河下游河道
三、《汉书·地理志》中的河水下游河道形成于什么时候?
四、春秋战国时代的黄河下游
五、结论十二点
第八讲 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
一、历史上黄河水灾的阶段性特点
二、黄河下游决溢改道的根本因素
三、战国以前:畜牧为主的生产方式
四、秦与西汉:汉族移民及农业开垦
五、东汉:汉族人口的急剧衰退和羌胡人口的迅速滋长
六、东汉末年:变农为牧的成熟阶段
七、北魏至隋:农耕区域逐渐向北扩展
八、唐:安史之乱前后土地利用的变化
九、结论及对未来的瞻望
第九讲 云梦与云梦泽
一、“云梦”不一定指云梦泽
二、云梦泽在什么地方
三、云梦泽的变迁
第十讲 上海的建镇、得名年代和海陆变迁
一、建镇年代
二、得名年代
三、海陆变迁
附 录 历代疆域政区概述
秦时期 西汉时期 东汉时期 三国时期 西晋时期 东晋十六国时期
宋、魏时期 齐、魏时期 梁、东魏、西魏时期 陈、齐、周时期
隋时期 唐时期(一) 唐时期(二) 唐时期(三) 五代十国时期
辽、北宋时期 金、南宋时期(一) 金、南宋时期(二) 元时期(一)
元时期(二) 明时期(一) 明时期(二) 清时期(一) 清时期(二) 编后记
收起
1.精选篇章,全面而有代表性。 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创者及主要奠基人,谭其骧先生的学术地位如泰山北斗,其著述博大精深,人所共仰。但阅读《谭其骧全集》,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或许压力大了一些。因此,我们特邀谭先生的嫡传弟子、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精选最能代表谭先生成就、主题重要且完整,又具备较强可读性的篇章,编为十讲,以飨读者。 2.全新编校,提供更宜读版本。 此次出版,所有引文均重新核对,改正以往...
展开全文
1.精选篇章,全面而有代表性。
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创者及主要奠基人,谭其骧先生的学术地位如泰山北斗,其著述博大精深,人所共仰。但阅读《谭其骧全集》,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或许压力大了一些。因此,我们特邀谭先生的嫡传弟子、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精选最能代表谭先生成就、主题重要且完整,又具备较强可读性的篇章,编为十讲,以飨读者。
2.全新编校,提供更宜读版本。
此次出版,所有引文均重新核对,改正以往陈陈相因的一些排印错误;文中地图均在不改变原图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处理,更为清晰;为部分较长的篇章增设小标题分段,提升阅读舒适性。
3.珍贵音频,高实用性的附录。
此次出版,特别提供两段珍贵音频,分别为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学”葛剑雄教授的讲座录音,以及第二讲“ 中国历代政区制度演变概述”谭其骧先生的讲座录音。附录则汇总谭先生在《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撰写的各朝代图说,重新整理编排为“历代疆域政区概述”,不仅体现谭先生对中国历史地理的全盘了然于胸,也便于读者迅速检索、浏览各朝代政区。
收起
谭其骧(1911—1992),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1950年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历任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是该领域迄今为止最权威的里程碑式著作。1981年被聘为首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组成员,1982年被聘为第二届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曾任第三、四...
展开全文
谭其骧(1911—1992),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1950年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历任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是该领域迄今为止最权威的里程碑式著作。1981年被聘为首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组成员,1982年被聘为第二届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曾任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顾问、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参议委员会委员。著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谭其骧全集》等。
葛剑雄,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学者,尤精于历史地理、人口史等领域。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黄河与中华文明》等,主编有《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等。
孟刚,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馆员。曾参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1911年基础数据采集和底图编绘工作;参与《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的编纂,完成《政区分典》陕西省部分;与邹逸麟先生合作编著有《晋书地理志汇释》;2016至2020年兼任《历史地理》(后改刊为《历史地理研究》)编辑。
收起
中华书评
MORE
历史地理,是他一生精神所寄丨读《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
评论人: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孟刚 2023-08-29
评论内容:
顾颉刚先生说谭其骧先生,“历史地理,是你一生精神所寄,只有你才能成此综结之业”。周一良先生说,谭其骧把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之学发展扩大加深,开创建立了中国历史地理这门科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学界这样评价谭其骧先生。身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的谭先生,是现代中国学界少有的横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学者。他把最大的热情和最多的智慧,献给了历史地理学科、历史学科甚至是我国现代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事业。 今天是谭其骧先生逝世31周年,特转发光明书话《历史地理,是他一生精神所寄——读〈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一文,以表追思。
历史地理,是他一生精神所寄 ——读《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
评论人:孟 刚《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2日 15版) 2022-12-12
评论内容:
顾颉刚先生说谭其骧先生,“历史地理,是你一生精神所寄,只有你才能成此综结之业”。周一良先生说,谭其骧把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之学发展扩大加深,开创建立了中国历史地理这门科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学界这样评价谭其骧先生。身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的谭先生,是现代中国学界少有的横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学者。他把最大的热情和最多的智慧,献给了历史地理学科、历史学科甚至是我国现代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事业。 本期光明书话邀请《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选编者孟刚,讲述谭其骧先生的治学之道。
葛剑雄:谭其骧先生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为什么重要?
评论人: 燕京书评 2022-09-05
评论内容:
首先还是要跟各位解释一下,恐怕还有一些朋友并不知道历史地理这几个字的含义,其他专业的大家也不一定明白。甚至有一次看到一个院士在翻译历史地理这个名词的时候,他用了history and geography,认为历史地理是历史加上地理,那么我告诉他历史地理是指历史时期的地理,所以谭先生这十讲的内容都是我们国家历史时期的地理。
媒体报道
MORE
人民日报丨我们的春节 新春里读的第一本书
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 2025-02-06
辞旧迎新,春回大地,你怎样开启新的一年? 可以团团围坐,把酒言欢;也可结伴出行,看大好河山;还可以铺展书卷,用心灵充实迎接春风和煦。 新春伊始,爱书的人们相聚于此,有学者、作家,还有视频博主。 大家分享的新春第一本书里,有没有你中意的一本? 来吧,我们一起沐浴书香,拥抱暖阳。
谭其骧:首都变迁的原因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2024-02-26
顾颉刚先生说谭其骧先生,“历史地理,是你一生精神所寄,只有你才能成此综结之业”。周一良先生说,谭其骧把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之学发展扩大加深,开创建立了中国历史地理这门科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学界这样评价谭其骧先生。身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的谭先生,是现代中国学界少有的横跨历史学和地理学的学者。他将极大的热情和智慧,献给了历史地理学科、历史学科甚至是我国现代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事业。 2月25日是谭其骧先生诞辰纪念日,特摘选《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第三讲《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中部分文字,以表追思。
中国历史上的疆域究竟有多大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 2023-04-14
谭其骧(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先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最大贡献之一,是确定了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空间范围。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是谭先生高足葛剑雄教授从先生著作中,精选出来的十讲,选粹成书,本书议题聚焦于:巍巍汉唐,汉朝、唐朝的版图究竟有多大?历史上的中国范围如何划定、依据什么标准?七大古都是哪七个,它们凭什么成为首都?黄河以经常泛滥闻名,为什么在东汉至唐朝会有八百年安流?《楚辞》中浪漫的云梦泽到底在哪里?上海又是怎么从一片滩涂变成坚实陆地并逐渐繁盛的…… 本书不仅对了解中国历史地理有帮助,且从中聆听大师教诲,感受大师风采。
图片
版式图1
版式图2
版式图3
版式图4
目录1
目录2
目录3
目录4
目录5
书前插页1
书前插页2
书前插页3
书前插页4
书前插页5
书前插页6
作者页
评论
晒图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游客提交评论
你输入的账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新用户注册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
齐东方著
¥58.00
从三星堆到金沙——中...
黄剑华著
¥76.00
昙曜五窟:文明的造型...
阿城 著
¥168.00
通鉴纪事本末--全1...
[宋]袁枢撰 杨寄林...
¥718.00
中国地名大会
《中国地名大会》节目...
¥29.00
图文中国史
樊树志著
¥99.00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江晓原著
¥42.00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
张经纬著
¥49.00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
于赓哲著
¥58.00
顾随和他的弟子
赵林涛著
¥45.00
©2002-2027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邮编: 100073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0219号
游客评论
用户昵称:
邮箱地址:
手机号:
验证码:
看不清楚?刷新
试读
alt :
http://www.zhbc.com.cn/resPath/ebook/
关闭
关闭